【摘要】 服務貿易作為參與國際分工的一種途徑,對于國際分工的基本原理與合理內核仍然適用。我國服務貿易的要素密集度結構體現了我國當前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現狀。隨著我國比較優勢的動態變遷,應盡快將我國生產要素優勢轉化為我國服務產業和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大力發展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技術知識密集型和新興跨界服務貿易。要充分利用開放型經濟大國優勢,培育服務業雙向投資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培育服務貿易市場多元化優勢;利用制度優勢,不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服務產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管理協調機制、財稅、金融、貿易方式等政策及統計制度等。
【關鍵詞】比較優勢 競爭優勢 服務貿易 離岸服務外包 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F75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比較優勢原理的合理內核,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及其他基礎要素資源的相對優勢,通過深入參與國際分工,贏得了制造業和貨物貿易的競爭優勢。當前,隨著我國工業經濟逐步向服務經濟的轉型過渡,服務業必將成為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領域,在繼續鞏固提升貨物貿易競爭優勢基礎上,大力培育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推動建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雙強國,必將是未來我國從經濟貿易大國邁向經濟貿易強國的戰略性任務。服務貿易作為服務業參與國際分工的一種形態,雖然與制造業國際分工有諸多不同,但參與國際分工的諸多原理仍然適用于服務貿易。考察當前我國比較優勢的動態變遷,將國際分工理論中的內核運用到服務貿易發展中,對于研究制定服務貿易發展戰略與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服務貿易要素密集度結構體現出的競爭優勢現狀與問題
2014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為568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其中出口185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0%;服務貿易進口38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約15%;逆差累計1980億美元。①我國服務貿易是短板,服務貿易逆差年年攀升,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有明顯差距。服務貿易逆差連年增長,表明我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處于劣勢。從具體行業看,我國服務貿易優勢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而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資本密集型服務、環境資源密集型服務,以及與貨物貿易緊密相關的服務貿易均呈現逆差,這是當前我國服務貿易領域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客觀反映。
人力資源密集型服務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中國服務貿易的優勢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密集型服務行業,2013年這一領域的服務貿易順差達到466億美元,2014年由于統計口徑調整,商務服務差額由正轉負,使得這一類服務貿易順差減少至152億美元。
建筑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這是我國當前的優勢領域,隨著我國周邊基礎設施開發計劃、“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帶動的建筑服務和勞務輸出服務的快速增長趨勢是可以期待的,建筑服務的貿易順差還將進一步增長。2014年建筑服務增長近40%,貿易順差1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億美元。
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屬于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但對于我國的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出口而言,更多地是利用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尤其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離岸服務外包,更屬于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離岸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服務業新型國際分工方式,未來的市場前景可觀。隨著2015年初《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的實施,作為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占主導的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在未來5年將保持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長。因此,信息和計算機服務仍是我國的優勢領域。2014年信息和計算機服務貿易增長25.6%,貿易順差2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5億美元。
咨詢服務也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我國擁有大量相對較低成本的高素質勞動力,因此,有發展咨詢服務的優勢。同時,咨詢服務貿易收支也會受到國內外金融環境的影響,不排除各類企業通過咨詢服務貿易收支轉移資本的可能。從短期看,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美元會有升值預期,加之人民幣進入適度寬松周期,國際資本通過咨詢服務收支流入我國境內的動能將逐步減弱。因此,咨詢服務貿易順差會有所減少,貿易總額將會保持適度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