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4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3個百分點,一季度海洋經濟呈現向新向好發展態勢。
海洋資源要素保障水平持續增強。全國新批準用海用島面積7.1萬公頃,涉及投資額1856億元。海洋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7%、13.8%,海上風電發電量、新增并網容量同比分別增長1.4%、41.6%。“藍色糧倉”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5%。
主要海洋傳統產業穩中有進。海洋船舶新承接訂單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態勢較好,海洋貨物周轉量、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5.8%、4.2%。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5.6%,進口額同比下降8.4%。海洋旅游業快速發展,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3842億元,同比增長7.5%。
海洋新興業態發展態勢良好。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新承接海工訂單金額同比增長57.1%。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取得新進展,免疫抗腫瘤海洋一類新藥BG136啟動臨床二期試驗。海洋信息服務業加快培育,“瀚海智語”海洋大語言模型發布并開始試用,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國家海洋大數據服務平臺(海洋云)穩定運行。涉海融資市場延續向好態勢,7家涉海企業完成IPO上市,融資規模36.2億元;截至3月末,“海洋經濟”股票價格指數較上年末上漲5.7%。
海洋對外貿易開局平穩。面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海洋對外貿易頂住壓力展現韌性,一季度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海運貿易總體保持穩定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涉海產品出口增勢較好,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繼續增長10.8%,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同比增長43.2%,顯示出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我國涉海產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外貿韌性。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綏祥說,一季度,隨著一系列國家宏觀政策“組合拳”繼續發力顯效,市場預期信心不斷改善,海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下一階段,要加快推動海洋領域增量政策和已出臺的存量政策落地顯效,大力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扎實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