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澤萬物,山河向榮。時至暮春,楊花落盡,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亟待滋養。雨水承載著播種的希望與生長的力量,正如青年干部處在人生的春季,更要珍惜雨水潤澤、拔節生長的黃金時光,歷經風雨、茁壯成長。
沐“學無止境之雨”,以勤學之心扎深基層之根。此時田間的嫩苗初展新芽,作物初顯生機,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也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青年干部雖懷干事熱情,卻常因缺乏成熟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難免陷入“語言不通、方法不精、政策不清”的困境。當以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恒心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于勤學苦練中不斷提高政治業務素質和個人品德修養。更要如老農侍弄莊稼般沉下心來丈量村巷阡陌、靜下氣來梳理鄉俗民情,在材料申報、矛盾調解等具體事務中,將書本智慧轉化為治理實效。
潤“為民服務之雨”,以實干之心滋潤服務之苗。雨季的田野總見農人身影,他們沐綿綿細雨,在精耕細作中孕育豐收。作為青年干部,當深刻把握踐行“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真諦,化身催耕的“布谷”,攜政策深入阡陌,懷真情叩響柴扉。既要俯身傾聽灶臺邊的家長里短,讓布滿老繭的雙手托起民生溫度,也要昂首破解田畝間的界址糾紛,讓沾滿泥土的雙腳走出魚水情深,如此方能在為民服務的躬身實踐中將青春淬煉成金。
滌“廉潔自律之雨”,以敬畏之心修枝剪葉正身。雨季催生萬物,亦是最需防范“病蟲害”侵襲的關鍵期。青年干部初入基層,在享受“春光”的同時,也面對著紛繁事務與利益誘惑:田間地頭的調研走訪、家長里短的矛盾調解、惠民政策的落地執行,皆是檢驗初心的考場。只有涵養敬畏自省精神,及時修整殘枝敗葉,方能繁枝茂葉。青年干部當如春耕犁田般深耕思想防線,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把“慎獨、慎微、慎初”融入日常,以“向陽而生、向凈而行”的成長姿態,讓廉潔自律如春雨浸潤心田,在新時代的春光里長成經得起風雨、扛得住考驗的挺拔青松。
(作者:姚為之,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政府福溪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