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和形象關系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強調,“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必須以堅定決心、系統思維和創新舉措,不斷培土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日常、化為習慣、形成自覺,以清風正氣凝聚干事創業的正能量,為開創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提供堅強保障。
一
中央八項規定,是讀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一把“鑰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抓中央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看起來是小事,但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作為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中央八項規定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建設的深刻反思和高度自覺,是對黨的優良傳統的傳承和弘揚,是對人民群眾期盼的積極回應。
堅定的人民立場。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中央八項規定是“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我們黨能夠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堅持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底氣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作風問題出發,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出臺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加強作風建設,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把外靠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兩個答案貫通起來的重要結合點,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鮮明的務實導向。求真務實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內涵,貫穿于作風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關于怎樣制定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然作規定,就要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不痛不癢的,四平八穩的,都是空洞口號,就落不到實處,還不如不做”。關于怎樣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實,言必行、行必果”。堅持有的放矢,從人民群眾最深惡痛絕、對黨的形象損害最大的地方入手,從具體事情抓起,精準發力、直打七寸,成功解決了“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問題。深入整治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吃喝等問題,深挖細查快遞送禮、公款旅游等隱形變異問題,對辦公用房超標問題緊盯不放,一系列歪風積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集中糾治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一大批改革部署得以落實到位;針對餐飲浪費和“三公”經費支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聯動聯查,風腐防治的防線不斷筑牢,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變化。
突出的廉潔要求。廉潔自律是黨員、干部的基本政治操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么黨中央要從八項規定入手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因為‘四風’和腐敗問題互為表里,是腐敗滋長的溫床”。黨中央制定出臺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廉潔自律準則、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一批黨內法規,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納入其中,為作風建設提供有力保障。黨中央率先垂范,領導干部示范帶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防微杜漸,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從遏制“月餅里的奢靡”、“舌尖上的腐敗”,到整治“餐桌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再到糾治“會所里的歪風”,督促引導黨員、干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得廉潔自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二
作為改進作風的“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中央八項規定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的落實,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問題,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八項規定成了改變政治生態和社會面貌的標志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懈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既治標又治本,既“治身”又“治心”,著力在政治上打造“青山綠水”。堅持問題導向,查找“污染源”、拿起“手術刀”,既注重結合實際、立行立改,更注重探究規律、綜合施治,從源頭上凈化從政環境,一系列強有力“問題清掃”帶來了黨內政治生態的“集中凈化”。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顯著增強,黨內上下級關系、同志關系變得更加清爽,黨員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以務實的改革精神、清廉的工作作風,察民情、曉民意、解民憂、排民難。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領導干部的作風是引領社會風氣的重要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領導干部作風不過關,不過硬,黨風社會風氣就不可能好”,“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中央八項規定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紀律松弛、作風漂浮狀況顯著改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潛規則”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風氣和不理性、不文明消費習俗被逐步破除,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吃喝、私車公養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厲行勤儉節約影響各領域,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逐步構建,干干凈凈的創業風氣正在形成,全社會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中央八項規定不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張“金色名片”,更是我們黨完成重大使命任務的助推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全黨以高度政治自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作風建設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以好作風、好形象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經過長期努力,全黨轉作風改作風的思想政治根基不斷鞏固,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有力提振。中央八項規定帶來的新風正氣,既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引領偉大變革的重要因素,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堅強保證、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不可蜻蜓點水,不可虎頭蛇尾,不可只是一陣風,否則不僅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會導致作風問題不斷反彈、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新時代新征程,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既要以“釘釘子精神”抓階段性突破,更要以制度性重構促長效性治理。
堅持人民至上,踐行群眾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歸結到為民務實清廉上來,使改進作風的過程成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成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過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認真梳理分析,找準作風問題的癥結所在,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抓出成效。
抓住“關鍵少數”,發揮示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在作風建設方面,帶好頭是無聲的示范。應緊盯責任落實這個關鍵,引導領導干部帶頭查擺自身作風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帶頭從嚴要求自己,帶頭轉作風、樹新風,以上率下帶動形成良好風氣。把抓“關鍵少數”與管“絕大多數”結合起來,確保政治責任壓緊壓實、紀律要求提醒到位。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從嚴管好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
注重標本兼治,建立長效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落細落小、到邊到底”。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要保持“嚴”的力度,又要拓展“治”的深度,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深入探索運用“三不腐”一體推進理念糾治“四風”的實踐路徑,深挖腐敗案件中存在的作風問題,風腐同析、風腐同查、風腐同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的同步推進,通過正面教育與反面警示相結合的方式,既弘揚革命傳統、宣傳廉潔榜樣,又開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使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劃出紅線、行為上明確界限。健全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相關制度,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不斷把制度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陳洪玲,作者為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