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鐘真(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要求之一,不僅需要體現在農民收入上,更需要體現在農民消費上。兩者共同促進農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務。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為助力農民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提供了重要契機。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城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農民增收與消費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多元收入體系。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多元化的增收路徑,為農民收入增長提供了可持續的機制保障。作為連接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重要紐帶,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土地規模經營、資產股份合作等方式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穩定提升農民收入,并通過經營性分紅、雇工等模式,推動農民收入結構向“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多元化轉型,進一步提升其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增收與消費的良性互動,將有效構建城鄉經濟循環的新格局,既為城市工業品下鄉開辟了更廣闊市場,也為農村服務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二是有利于創新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實現形式,轉變資源分配方式。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在堅持集體所有制基礎上,通過創新產權制度和經營機制,實現集體資產高效運營和農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經濟組織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構建了“集體所有、市場運作、多元分配”的新型治理體系,從而突破了傳統單一分配模式,使農民能夠獲得勞動要素與資本要素的雙重收益。此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組織創新整合農村分散的生產要素,顯著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和產業附加值。這種經濟形態不僅顯著提高了農民收入和生活獲得感,更有利于縮小農村收入分配差距,為促進農民消費升級提供持續動力。
三是有利于發展本土特色產業,創新鄉村振興模式。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能夠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增收機會。近年來,各地涌現出的創新模式,如鄉村旅游模式、電商服務模式等,不僅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農民創造了豐富的就業崗位和增收渠道,還為發展新型鄉村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打造了新的消費渠道、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形成了“收入增長-消費升級-產業振興”的可持續循環機制,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是有利于增強農民組織化程度,提升市場競爭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能夠增強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民在生產經營中形成合力,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經濟組織,農民可以實現抱團發展,共同應對市場風險。這些經濟組織也可以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生產資料供應、產品加工銷售等服務,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同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還可以通過與企業、科研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農村產業的發展水平,進一步增強農民的市場競爭力與消費意愿。
五是有利于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可以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提供資金支持。通過集體經濟收入的積累和合理分配,農村可以加大對道路、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同時,集體經濟資產還可以用于發展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事業。這種鄉村治理模式,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還能夠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激發農民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
從實踐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其在促進農民增收與消費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需通過政策傾斜、資源整合與制度創新協同發力,構建長效發展機制。
一是要緊抓基礎建設與清產核資。針對欠發達地區基礎薄弱問題,應構建“政策-資源-金融”三位一體的支持體系。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改善中西部落后地區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切實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建立集體資產閑置資源數據庫。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創新融資模式,破解資金瓶頸。
二是推動產業多元與鏈條延伸。破解產業單一困境需實施“三鏈融合”發展戰略。縱向延伸產業鏈,支持集體經濟組織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橫向拓展功能鏈,推動農業生產與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業態融合;立體構建創新鏈,引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傳統產業。建立產業風險基金,推行“保底收益+浮動分紅”的合作模式,增強抗風險能力。重點培育區域性公用品牌,通過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提升市場競爭力,避免同質化競爭,形成可持續發展格局。
三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突破體制障礙需要推進“政經分離+現代治理”改革。明確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切實發揮“三會”(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協同治理效能。建立定比收益分配制度,錨定投入再生產比例,規范集體經濟經營模式。選拔培養懂經營、善管理的年輕帶頭人,同時建立職業經理人引進機制。完善監督考核體系,將集體經濟發展成效納入干部績效考核指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總之,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鞏固我國農村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當前面臨的問題既反映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也揭示了深化農村改革的迫切需求。只有系統性地解決這些瓶頸問題,才能真正釋放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潛力,為農民持續增收和擴大消費提供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