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巨忠認為,金磚五國可以通過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釋放經貿合作的潛力。從長遠來看,金磚國家也應該研究建立金磚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雖然金磚國家處在相似的發展階段,但它們的經濟結構和資源稟賦截然不同,相互間貿易和投資將極大促進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將使整個世界受益,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日益內顧、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夏華生告訴本報記者,由于經濟不景氣,近年來,外國對巴西的投資出現減少甚至資金外逃現象,但中國仍看好巴西市場的未來潛力,2016年投資同比增長13%。中國投資不僅數額大,而且領域多元。中國對巴西的投資,為金磚國家合作樹立了榜樣。
南非人類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員亞茲妮·艾波爾表示,金磚國家地處不同大洲,擁有不同優勢,如何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是未來的關鍵。中國與南非在制造業、金融業的合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中國中車在南非生產機車、北汽在南非投資建廠、華為公司在南非設立了非洲首家創新中心、中國和南非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等。這都是雙方優勢互補的很好體現。
“廈門會晤本身就是推動金磚合作走向機制化、實心化的重要一環”
自今年1月1日接任金磚國家主席國以來,中國推動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機制化和實心化取得積極進展。今年,金磚國家在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建設、電子商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服務貿易、本幣債券、科技創新、工業合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9月4日,習近平主席還宣布,中方將設立首期5億元人民幣金磚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計劃,用于加強經貿等領域政策交流和務實合作。向新開發銀行項目準備基金出資400萬美元,支持銀行業務運營和長遠發展。
夏華生表示,廈門會晤本身就是進一步推動金磚合作走向機制化、實心化的重要一環,如發表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就達成了70多項共識,合作領域涵蓋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綠色與低碳經濟等。通過深化金磚合作、以創新促增長,金磚國家的合作發展會更加務實、更具針對性。
卡汗談到,在今年年初新開發銀行批準在印度中央邦升級改造公路的貸款,這些都是金磚國家間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亮點。過去十年,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79%,貿易增長了94%,這些成就和亮點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經濟處研究員特羅申對本報記者表示,俄羅斯官員和學界都對廈門會晤成果非常滿意,中國在擔任主席國期間成績卓越,與金磚國家合作現在已經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方向之一。
艾波爾也認為,當前全球經濟一大趨勢是新興市場國家之間投資和貿易比重日益上升,未來南南經貿合作將是世界經濟的一大推力。作為全球發展中大國,金磚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南非作為非洲國家在金磚國家中的代表,希望能夠推動非洲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以廈門會晤規劃的新藍圖為起點,中國將與其他金磚國家共同努力,不斷推動金磚經濟合作走深走實,更多惠及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
(本報北京、約翰內斯堡、曼谷、布魯塞爾、新德里、里約熱內盧、莫斯科9月6日電記者牟宗琮撰稿,記者李志偉、俞懿春、任彥、苑基榮、陳效衛、曲頌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