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互聯網治理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展望與建議
互聯網治理事關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要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互聯網治理“中國方案”總體部署,站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加快完善我國互聯網治理體系,推動形成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全球互聯網治理格局。
展望未來,中國將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對互聯網資源的有效配置作用,統籌協調政府、社會、市場等各方力量,妥善處理新業務與舊規制的沖突,打造互聯網治理新局面。互聯網治理將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持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建立政務網絡互聯、信息共享、業務互通機制,推動公共服務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能,全面促進陽光政府、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建設。依托網絡平臺,推進信息公開,加強政民互動,暢通民主監督渠道,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推行網上受理信訪,完善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機制。深化財政、經濟、稅務、商事信息化應用,加強經濟運行數據分析、監測和預警,增強宏觀調控和決策支持能力。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入開展。遠程教育、健康養老、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促進公共服務供給向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互聯網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圍繞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全面加強國際互聯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管控分歧,增進互信,深化改革,共同推動制定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全球互聯網共享共治。
第一,大力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我國已經針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了戰略部署,下一步應穩扎穩打、持續提升。一是深入貫徹落實“寬帶中國”戰略,推動提速降費,加快構建寬帶、融合、泛在、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完善公共網絡基礎設施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大寬帶下鄉和寬帶普及力度,建立以公共物品生產供給網絡化為特征的均等化公共服務體系,消弭數字鴻溝、擴大數字紅利。二是圍繞產業體系數字化、網絡化發展需求,著力突破高端傳感器、大數據分析等關鍵制約技術,支撐CPS、云平臺、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平臺基礎設施加快發展,加快推動國民經濟產業體系全面數字化。
第二,加快構建完善的互聯網治理體系。一是加強互聯網治理政策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健全互聯網治理公共政策。全面梳理各級政府在互聯網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與政策制度,統籌建立互聯網治理的國家架構與職能分工,形成覆蓋面廣、安全可控、實施有效的基本治理體系。支持地方根據區域發展特點,建立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互聯網治理政策。二是更好引導第三方市場主體參與互聯網治理。財政出資建立一批信用評測、安全監測、輿情追蹤等國家級基礎公共服務機構,著力保障公平、安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支持一批評測評級、網絡技術服務等機構加快發展,提供市場化的互聯網服務質量、性能、信用、安全等評級服務和其他技術服務。支持成立國家或區域級的用戶隱私權組織聯盟、互聯網行業協會等組織,引導行業更好發揮企業規范、供應鏈管理、用戶隱私保護、用戶權益保護作用。
第三,積極推動互聯網治理國際規則制定。以互聯網治理中國方案的“四項原則”為基準,推動多邊磋商,共同制定互聯網治理國際規則,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推動現行互聯網資源管理機構的國際化改革,加快形成新的互聯網資源國際管理框架,促進向以多邊國際組織為主導的功能性治理框架的過渡和移接。重點推動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個人隱私保護、兒童在線保護、打擊網絡犯罪、打擊恐怖主義、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的國際公約,實現有序的國際治理、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力的網絡犯罪懲治和廣泛的國際標準制定,建立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的網絡空間國際法律新秩序。
(作者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新華網,2015年12月16日。
責編/高驪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