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村級組織建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支點,在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中,高質量黨建始終是村級組織建設的核心動力,通過“黨建賦能、機制創新、能力提升”三管齊下,選優配強干部隊伍,匯聚實干擔當力量,才能持續鞏固鄉村全面振興成果。
強化思想引領,夯實“選優配強”的信念根基。村級組織“選優配強”必須在選人用人上聚焦政治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全面貫徹“德能勤績廉”的選拔導向。開展系統化、常態化的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深化對“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認知,夯實“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是增強村級干部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的關鍵,也是確保鄉村全面振興戰略貫徹落實的根本保障。同時,村級干部培養應堅持政治信仰與為民情懷的統一,建立定期群眾聯系機制,制度化推動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把群眾路線真正內化為行動指南,在政治底色與專業水平雙提升的過程中,將黨的高質量發展要求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加快機制創新,豐富“選優配強”的科學舉措。健全制度體系,是保障基層黨建生命力的關鍵路徑。一方面,必須加快構建科學高效的體制機制,營造嚴肅、公正、陽光的選人用人氛圍。在制度建設上,既要嚴肅黨內法規的剛性約束,又要構建規范合理的選任流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堅守黨內民主原則,通過公開透明的程序,選拔“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進入干部隊伍。在選人視野上,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既重視熟悉地方實際的本土人才,也大膽引進具有理論素養的年輕大學生,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干部梯隊。另一方面,要嚴格遵循思想政治、品德操守、帶富能力和協調能力等“雙好雙強”標準,確保選出的干部經得住考驗、經得起磨煉。通過制度創新和嚴格把關,真正鍛造出一支政治堅定、本領高強、群眾信賴的村級干部隊伍,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注重能力提升,強化“選優配強”的賦能支撐。在“選優配強”的同時,持續為村級干部充電賦能是實現高質量黨建的重要保障。整合現有學習資源與平臺,以教育培訓為重要抓手,系統提升村級干部的政策理解力、治理創新力與群眾工作能力。聚焦政策法規、鄉村治理、現代農業等關鍵領域理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拓寬知識獲取渠道,增強技術應用實效。同時,階段性組織崗位比武、演講比賽等實戰演練,強化干部的實踐經驗和應變能力,為鄉村全面振興培育更多“實干家”。此外,深化“結對幫扶”,定期組織實地指導,讓經驗豐富的老干部、老黨員傳幫帶,激發新老干部的共同成長。通過多措并舉,持續提升村級干部的政治素養、專業能力和群眾情懷,形成人才成長與基層發展的良性循環。
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必須全力做好村級干部選優配強工作,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過硬、情懷過硬的村級干部隊伍,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政策實踐落實,切實呵護好廣大群眾冷暖需要,全方位彰顯村級干部的先鋒帶頭作用。
(浙江省嘉善縣陶莊鎮 寧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