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破水而出的瞬間,總讓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在這個百年變局與復興大潮交織的時代,廉政教育當如荷塘清風,滌蕩塵埃,又沁潤心田。當廉潔從政的種子在思想沃土中扎根發芽,方能在新時代的土壤里生長出清正為民的蒼天大樹。
“問渠那得清如許”——廉政教育當以思想澄明為源頭活水。 清官海瑞“三生不改冰霜操”的堅守,折射出精神堤壩的巍峨力量。今天的廉政教育,不是簡單的禁令宣講,而是要在黨員干部心中構筑起“不想腐”的精神長城。通過黨史中的廉潔典范叩擊心靈,用落馬官員的懺悔錄敲響警鐘,讓“權為民所用”的信念如清泉流淌,使“利為民所謀”的初心似磐石不移。唯有在思想源頭上保持澄澈,方能讓清廉之水生生不息。
“隨風潛入夜”——廉政教育當以創新形式為潤物春雨。通過前沿技術手段構建多維教育空間,讓跨越時空的清廉精神穿透歷史塵埃,煥發時代光彩。在數字化浪潮中,廉政教育當如江南細雨般潤物無聲。用新媒體矩陣編織“云上清風”,以沉浸式劇場演繹“人生抉擇”,借智能終端推送“廉潔錦囊”。這種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既能突破時空限制,又能直抵靈魂深處,讓紀律規矩內化為黨員干部的自覺修為。
“千磨萬擊還堅勁”——廉政教育當以長效機制為立根之巖。 鄭板橋筆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精神,恰是制度建設的最佳注腳。廉政檔案的“數字畫像”、家風建設的“清風家訪”、年輕干部的“成長護廉”……新時代廉政教育正構建起黨員干部從青年到中年、從工作到生活的全周期教育體系。這既需制度執行的雷霆之力,更重文化涵養的潤澤之功,讓紀律約束與人文關懷相得益彰,形成激濁揚清的政治生態。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廉政教育已不僅是反腐的“防火墻”,更是新時代政治文明的“播種機”。當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成為廉潔文化的傳承者、清風正氣的守護者,我們定能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上,繪就“官清民安、海晏河清”的壯美畫卷。(作者:章瑜,杭州市余杭區余杭街道紀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