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競爭的焦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在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國家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綜合國力的增強、民眾生活質量的提升,還涉及國防實力的強化。可以說,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功與否,成為影響國家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為加速推進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一個至關重要的策略是從國家戰略層面出發,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個類似“硅谷”的大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這不僅能為技術研發提供廣闊且自由的空間,還能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
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還需在運行機制上體現出高效、靈活和貼近市場的特點,聚焦于構建以問題為導向、強調實效性的運行機制。
第一,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新型舉國體制是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在打造大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提升資源整合及協同創新能力。制定全面系統具有前瞻性的政策體系,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的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強化國家層面戰略統籌和資源調配,圍繞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基礎平臺及標準體系,形成跨部門、行業、區域的協同攻關機制,構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人工智能研發體系,確保基礎理論、前沿技術、關鍵器件等領域取得突破。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科研資源,建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聯盟。高校和科研機構擁有豐富科研人才及前沿成果,企業具備敏銳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產業化能力。通過大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等平臺打造,促進各方在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同時,要充分認識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獨特優勢與重要作用。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了全社會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90%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機制靈活、貼近市場、反應迅速,在技術轉化、產品迭代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具有重要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大量領先企業已展現出強大自主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要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推動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或參與國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形成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相互支撐的創新生態。
第二,以人工智能創業人才作為研發創新的核心主體。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使得國內的人才儲備大幅增加。目前,中國每年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的畢業生數量超過500萬人,居全球首位,并且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長。美國麥克羅波洛智庫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蹤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前2%的頂尖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員原籍為中國或工作所在地位于中國。從本科院校來看,中國高校幾乎培養了全球一半的頂尖人工智能人才。尤其重要的是,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隊伍主要由年輕人組成。以深度求索團隊為例,這個團隊規模不大,但團隊整體非常年輕,大部分成員是90后。這樣的年輕隊伍一旦獲得適當的支持和條件,就能夠展現出非凡的工作熱情和創新能力,釋放出巨大的潛力。
充分挖掘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者的潛能,是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的關鍵。通過建立大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基地,可以匯聚大量的人工智能創業者和技術人員,特別是年輕的創新者。在這樣的基地中,這些研發者能夠在一個開放、自由、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工作——沒有約束、不受框框限制,他們可以通過自由創業、努力勞作、自由組合、相互學習和激發靈感,最大程度地提升個人及團隊的研發能力。這種環境不僅為研發者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平臺,還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新生態,促使他們不斷突破自我,進而催生大量的技術創新成果,甚至有可能產生一些顛覆性的、超越傳統思維的突破性成果。
第三,以優質的服務來解除研發人員的后顧之憂。為了充分激活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人員的活力與創造力,必須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這些擔憂主要集中在資金支持、資源對接及日常生活方面。為此,政府應出臺有效政策并協調各方資源,為研發人員及相關民營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在資金支持方面,許多年輕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者面臨創業初期資金短缺和高風險的問題。相關部門可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并根據具體情況對某些創業者實施減稅或免稅政策,幫助他們克服財務障礙。二是資源整合至關重要。大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可以通過服務中心和行業協會等非營利組織,促進研發者與投資人之間的聯系,確保創新活動能夠順利對接各種風投資金和企業項目招標。同時,利用信息發布平臺,為企業用工、采購等活動提供便利和支持,從而加速技術轉化和商業化進程。三是在生活保障方面,對于大城市中的人工智能研發者而言,高昂的生活成本是一個重大挑戰。大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地不僅要確保當地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政策到位,還應采取措施控制房租和物價上漲,維持合理的生活成本。此外,有必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創業和生活待遇政策,積極吸引國內外高端人工智能技術人才前來創業。
就大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基地的數量而言,不宜過多。如果數量過多,可能會導致一擁而上、遍地開花以及人才搶奪等現象,從而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最終事與愿違。在選擇具體地點時,應遵循以下幾個關鍵標準。首先,該地區需要具備較為發達的經濟和金融基礎,并擁有普遍的企業家精神、市場經濟意識及較高的文化水平。這些條件不僅能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持,還能促進當地民眾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性和引領作用形成廣泛認知,進而積極參與其中。其次,選定區域應當已經具備一定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基礎。這些地方往往已形成科技產業集聚效應,擁有創新能力強、技術積累深厚的企業。加大投入可實現事半功倍,助力企業規模擴張和產業升級,同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再次,該地區應具有便利的對外經濟交往、科學技術交流、文化交流以及良好的交通條件。這意味著擁有較多實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為技術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智力資源和合作機會。最后,當地政府需為研發人員及相關企業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確保他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專注于技術研發和創新。
一旦大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基地建立并運行起來,憑借這一平臺以及中國人的智慧和強烈的奮斗與勤奮精神,將很有可能推出一批具有原創性的、世界級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杰出的發明家。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中國的大量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及大型國有企業如果能夠共同發力,并結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產品用戶市場的巨大優勢,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必將充分激發中國所蘊含的巨大潛能,形成一種“水漲船高”般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的規模效應。這無疑能夠有力地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飛躍并使之居于世界領先地位,進而有力地推動中國整個產業的升級換代,有力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持續、快速而健康的前行。
〔作者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