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干部是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是群眾身邊的“主心骨”。中組部召開的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錨定“靠得住、頂得上、過得硬的先鋒隊伍”建設目標,直擊了基層黨員干部“能力恐慌、制度梗阻、發展迷茫”等現實痛點。組織部門唯有以改革破題、用嚴規固本,精準對接基層黨員干部的“急難愁”,及時回應群眾之所“盼”,才能讓基層黨員干部輕裝上陣、奮勇爭先,在基層一線“主戰場”上淬火成鋼。
以“全維度賦能”鍛造“硬核尖兵”,破“能力不足”之急。基層工作“千樁事疊加、萬條線纏繞”,不少黨員干部面臨“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的本領危機,需要構建“鑄魂、強基、提能”一體化培養體系。要筑牢理論“壓艙石”,推行“第一議題深學+紅色基地研學+田間課堂踐學”模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從“紙面”落到“地面”,讓一線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找準政策理論的轉化路徑。要搭建實戰“練兵場”,圍繞基層治理、應急處突、產業升級等核心能力,開展“擂臺比武”“師徒結對”“蹲點歷練”,讓黨員干部在工作考驗中壯筋骨、長才干。要激活創新“動力源”,鼓勵黨員干部“帶著問題謀突破”,支持“揭榜掛帥”“一線破題”,讓黨員干部牽頭組建“鄉村智囊團”,將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結合,催生智慧農田、電商直播等新業態,讓干部在學中干、干中學,實現從知識儲備到能力輸出的螺旋上升。
以“全鏈條革新”構建“激勵生態”,解“制度桎梏”之難。處理基層待遇偏低、考核“一刀切”、容錯機制缺位等困擾,須打好“保障、考核、容錯”組合拳。要強化待遇“硬支撐”,建立“基礎報酬+績效獎勵+發展補貼”動態調整機制,落實鄉鎮工作補貼、農村干部社保醫保等政策,推廣“星級化”管理經驗,讓“星級高、待遇好、有奔頭”成為基層崗位新標識。要樹牢考核“風向標”,打破“平均主義”,推行“群眾打分+實績晾曬+末位約談”機制,讓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有差別;建立“紅黃牌”預警制度,倒逼干部從“躺平”變“沖鋒”。要打造容錯“安全區”,細化“三個區分開來”操作細則,建立“容錯備案—澄清正名—關愛回訪”閉環機制,為改革者“兜住底”、給實干者“吃定心丸”,用制度溫度激發干部擔當力度。
以“全領域突破”點燃“振興引擎”,化“發展滯緩”之愁。基層發展之“愁”,愁在傳統產業“低小散”、新興領域“缺火種”、數字賦能“跟不上”,不但讓基層黨員干部遇到新機會“有心無力”,更會影響群眾獲得感。要點亮數字“新燈塔”,實施“智慧黨建+基層治理”工程,搭建村情數據庫、民生服務APP,推動“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黨員干部通過數字化平臺精準解決群眾所思所盼。要鍛造產業“金名片”,深挖地域特色,培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讓黨員干部帶頭發展文旅融合,將“空心村”變成“網紅村”。要壯大新興“生力軍”,聚焦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開展“暖新聚心”行動,建立紅色驛站、流動黨員黨支部,把新興領域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讓“城市擺渡人”變身基層治理的“先鋒哨兵”,提升新興領域黨建質效。(高密市委組織部 段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