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組織部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國公務員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要加強重點問題研究,不斷提高公務員管理工作者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推動公務員工作高質量發展。公務員管理工作者是黨和國家選賢任能的參謀助手,其能力素質和工作水平關乎事業賡續、后繼有人。新征程上,各級黨組織應堅定落實“六個最講”要求,以管理工作者過硬政治素質和專業本領,推動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
把講政治作為“立身之本”。《全國公務員隊伍建設規劃綱要(2024—2028年)》強調,把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要求貫穿公務員工作全過程。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公務員管理工作者必須主動在政治建設上“打頭陣、做表率”,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使命擔當,從嚴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要積極發揮制度的約束、規范和引導作用,在招錄、轉任、考核、晉升等關鍵節點“動真碰硬”,優化崗位適配、末位淘汰等機制,讓“躺平者”站起來、讓“觀望者”干起來,持續加強黨對公務員隊伍的集中統一領導。
把強本領作為“成事之基”。做好公務員管理工作,難在知事識人,貴在躬身實踐。《世說新語》政事篇中有個故事,講的是司徒山濤為朝廷考察百官,賢良人才無一疏漏,且“凡所題目,皆如其言”,唯有陸亮未經考察、“是詔所用”,雖有司徒山濤提出異議,但上意難違,結果不久“尋為賄敗”。可見,無論官職大小,都需要在行懂行。山濤能夠“舉無失才”,正因為“周遍百官”,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檢驗來識別人才,決不能單憑主觀印象、道聽途說。對于公務員管理工作者而言,只有在平時多下“苦功夫”“真功夫”,通過梳理規章制度、研究工作流程、掌握實際情況,做到多學、多聽、多觀察,才能在關鍵時當“活字典”“百事通”。
把優作風作為“履職之要”。任何一項工作,如果一開始就抱著完成任務的應付態度,肯定是做不好的;相反,如果傾注感情、付諸心血,自然水到渠成。公務員管理工作事關干部切身利益,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搞好思想“檢修”,砥礪務實作風,展現出管理者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業為樂、以業為進,才能在“甘當人梯”中做“無名英雄”,真正讓組織放心、干部信任、群眾認可。
(作者:溫哲 楊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