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光存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生產調試。
山西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山西宇皓新型光學材料有限公司成為晉中市第二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
龍湖精密電子產業基地制造車間一角。
山西灑拖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對產品進行檢測。
吉利汽車整車裝備車間,工人正在生產線上作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晉商故里,春潮浩蕩,晉中民營經濟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晉中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常委會會議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體制機制,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營造良好環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勇爭先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
A 民營經濟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2月24日,晉中市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邀請各領域優秀民營企業負責人面對面座談,釋放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全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關心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強烈信號。東方希望鋁業、山西光存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龍湖精密電子(山西)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山西宇皓新型光學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灑拖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等10家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后發言,并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晉中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分量重,是山西民營經濟的搖籃。去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200億元、占GDP比重達57.7%,民間投資達299億元、占固投比重43.9%,“四上”企業中民企占比87.5%,8戶民企進入百億企業俱樂部,民企全省百強上榜數連續4年全省第一。
晉中市委書記常書銘說,晉中民營經濟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深入實施“156”戰略舉措,持續優化打好“五張牌”,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打造“十百千”工業企業和“百千萬”轉型項目“雙矩陣”,構建具有晉中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民營經濟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將在晉中奮勇爭先的生動實踐中鑄就更大輝煌。
晉中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星說,要以更實舉措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完善晉中市產業、創新和人才政策,支持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進一步推動市校協同創新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提高民營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以更優環境厚植民營企業發展土壤,大力倡導“一線工作法”,持續開展好入企服務,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持續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讓民營企業家在晉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新、用心發展,同心協力開創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和政府不僅關心民營企業的發展,還為我們民營企業堅持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提振信心、催人奮進,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迎難而上,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決心和信心。”山西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猛說。
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鋒說,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抓好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銀圣科技將堅定信心,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為晉中經濟高質量發展繼續貢獻力量。今年計劃生產硅鋼氧化鎂1.3萬噸,總產值達到4.6億元以上。繼續開拓市場,擴大國內市場的占有份額。持續加大科研力度,引領技術前沿,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
山西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陽說,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鏈主”企業,當好“鏈主”、帶好頭是吉利義不容辭的責任。吉利將致力于新能源和醇氫技術的研發,不斷推動產業升級。通過構建新能源和醇氫生態服務網絡,將山西的能源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持續推動晉中汽車產業發展。
“站在新起點,我們將建設國際標準創新高地,將山西技術沉淀轉化為行業話語權;培育新晉商工程師群體,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建全球清潔機器人學院,書寫新時代的晉商傳奇。”山西灑拖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立群說。
山西宇皓新型光學材料有限公司,一直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把產品質量作為市場核心競爭力。企業擁有123項專利,參與起草了液晶顯示行業2項國家標準,國內客戶主要有TCL、富士康、海信等,國外客戶有韓國LG、三星等。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國內外主流品牌廠商的戰略合作伙伴。該公司負責人郭興銀說,下一步,企業將重點突破光學、微結構等核心技術,研發量子點、NB高亮等新質產品項目,努力打造黑燈無人工廠,利用人工智能實現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智能化,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B 一代具有創新能力的新晉商崛起
2月14日,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落地晉中,標志著晉中正以負極材料為支點,撬動萬億級新能源產業的未來;2月20日,山西安泰型鋼有限公司成功交付首批18米超長定尺H型鋼,訂單量達450噸,這是企業在定制化生產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生動實踐……晉中的民營企業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用質的提升為量的持續增長增添新動能。
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雙輪驅動”,構成了晉中民營經濟的鮮明特征。在傳統領域,安泰控股作為特鋼材料產業鏈“鏈主”,形成了年產240萬噸鋼坯、80萬噸線材的循環經濟體系,并建成亞洲最大H型鋼生產線;尚太鋰電則以負極材料為支點,撬動萬億級新能源產業。在新興領域,山西光存信息、云智慧等企業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領域嶄露頭角,灑拖機器人成長為未來產業“小巨人”,宇皓新型光學材料躋身行業領軍者行列。
晉中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更是令人矚目。目前,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96家,企業數連續7年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民營企業占比90%以上。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5%,研發投入強度達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擁有各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27個,集聚中小微企業1319戶,入駐服務機構110個,帶動就業13635人,累計孵化企業578戶,成為小微企業的成長搖籃。這種“傳統產業有筋骨、新興產業有活力”的格局,為晉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晉中市昔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內鋰電負極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專注于鋰離子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鋰電池領域。公司不僅是全球最大鋰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的負極材料第一供應商,而且進入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頭部企業的供應鏈。2021年榮獲寧德時代“供應優秀獎”及國軒高科“年度鉆石供應商”稱號,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得到行業高度認可。山西尚太的崛起不僅體現了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更成為山西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標桿案例。
龍湖精密電子(山西)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成立,原名山西百信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擁有先進精密加工設備60多臺,是華北地區領先的SMT先進制造中心,可以滿足各類板卡、內存加工生產,擁有實現年產各類板卡10萬—20萬臺套,內存、固態硬盤50萬—60萬套的能力。目前,公司與中科計算技術西部研究院、中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南京阿凡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向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省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深層次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共享共建生產基地,構建“中心廚房”模式的精密電路板(卡)加工制造中心,進一步完善電子產業鏈,逐步形成我省電子產品產業集群。
山西銀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端硅鋼級氧化鎂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總部位于和順縣。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填補了國內硅鋼級氧化鎂領域的空白,并成為行業領軍者。公司主導制定《取向電工鋼用高溫退火隔離劑》行業標準,產品被寶武集團、首鋼等龍頭企業采用,占據國內70%市場份額。公司與太原理工大學、寶武集團硅鋼研究院等合作,完成10余項產學研項目,開發出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等級薄帶硅鋼專用氧化鎂。累計獲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成果轉化,其中3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山西銀圣科技通過持續創新和政企協作,從山區小廠成長為行業標桿,不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還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C 全面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晉中市廣大干部和民營企業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務實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發揮好民營企業的生力軍作用,不斷激發民營經濟創新創造活力。
晉中市擁有21所高校34.6萬名師生,師生數居中西部地區普通地級市第一。晉中市發揮大學城、綜改區、農高區“一城雙區”創新模塊引領作用,推動高??蒲性O備和實驗室向企業開放,組建創新聯合體,培育中試基地。建立“創新龍頭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推進民企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要把產業創新作為主攻方向。實施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用好開發區、專業鎮、產業鏈、產業園等抓手平臺,開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等,積極承接國家戰略腹地和產業備份、產業梯度轉移項目,推動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鏈集聚集群、向新向綠向效。
晉中市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放開手腳搞經營、心無旁騖謀發展。一是政策環境賦能。深入挖掘國家和省級層面政策中蘊含的技術改造、擴大投資、產業升級等機遇,完善政策落實機制,編制“大禮包”、繪制“落實圖”,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是營商環境固本。聚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高“高效辦成一件事”“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窗口綜合辦”效能,做優“晉心辦·暖企驛站”服務平臺,構建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機制,做到企業辦事無憂、政府無事不擾。三是服務環境助力。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家人”、企業事當“自家事”,健全常態化調研服務機制,精準助企紓困,對企業合理訴求絕不能以回復代替辦理、以研究代替舉措、以協調代替結果。四是法治環境護航。持續開展新官不理舊賬、政策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兩不一欠”問題整治,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五是政商環境保障。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政商交往正負清單,“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清”上加“親”。廣大民營企業家要時刻繃緊紀律之弦,多同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講真話、建諍言、走正道,在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前提下大膽干事。
——晉中市427家優質民企累計建立430個研發中心,集聚6733名技術人才,手握4660項專利成果,近三年斬獲5項國家級科技大獎。
——在2024年“創客中國”全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13個本地優質項目挺進山西省決賽,斬獲6項省級獎項,獲獎數量居全省前列。山西經緯天盈機械、山西輝能科技兩家企業更攜創新成果躋身全國企業組500強。
——連續舉辦6期“晉中博士大講堂”,邀請頂尖專家為企業破解技術瓶頸;組織200余名高校師生走進平遙煤化、榆社化工等龍頭企業,在車間里架起產學研合作的橋梁;推動15家企業與晉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貼心招聘”,實現技能人才從“校門”到“廠門”的無縫銜接。
——在玻璃器皿、碳素材料等領域,4個中小企業集群聚集了5923名研發人才,持有134項核心發明專利,通過共享研發平臺突破關鍵技術壁壘。(組稿/苗武軍 攝影/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