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領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的領域,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山西省太原市以黨建為引領精準對接新就業群體需求,探索出一條“組織強根基、服務聚人心、治理添活力”的特色路徑,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創新組織體系,織密“紅色網絡”
針對新業態群體流動性強、組織松散的特點,太原市堅持“組織覆蓋”與“動態管理”雙管齊下,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網絡。精準摸排,讓流動黨員“歸隊”。通過“線上掃碼+線下摸排”雙線聯動,在物流園區、暖蜂驛站張貼“黨員報到碼”,引導黨員主動亮明身份。靈活組建,讓黨組織“扎根”。采取“行業聯建、區域聯管”方式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模式,在快遞物流末端網點、外賣配送站點等建立流動黨支部。專業指導,讓黨建工作“提質”。選派專職黨建指導員深入企業,手把手指導發展黨員、組織活動,提升黨組織規范化水平。
優化服務陣地,打造“暖新品牌”
面對新就業群體“休息難、充電難、維權難”等現實問題,太原市以需求為導向,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服務矩陣,讓新業態勞動者感受“家”的溫暖。全域布局“暖蜂驛站”。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整合一批”思路,累計建成2080個“暖蜂驛站”,提供飲水、充電、醫療等“一站式”服務。精準對接“急難愁盼”。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方式梳理新就業群體需求清單,推出學歷提升、技能培訓、子女托管等特色服務。搭建“雙向服務”平臺。推動新就業群體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例如協調商場停車場提供夜間免費停車服務;組織騎手組建專項配送突擊隊支援社區物資配送。
融入基層治理,激活“紅色動能”
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熟悉社情,是基層治理的“移動觸角”。太原市通過搭建平臺、創新機制,引導其成為城市治理的“合伙人”。組建“先鋒志愿隊”。以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員為骨干,廣泛吸納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成員,組建起一支響應迅速、服務高效、貼近群眾的基層治理生力軍。創新“隨手拍”機制。鼓勵快遞員、外賣騎手上報飛線充電、路面破損等問題,形成“發現—上報—處理—反饋—獎勵”閉環管理。積分激勵樹導向。推行志愿服務積分制,將新就業群體參與治理的貢獻轉化為實物獎勵或榮譽表彰。
尖草坪區南寨街道朝陽社區黨委結對新業態企業,組建起一支由62位新就業群體從業人員構成的“新”搭子管家志愿服務團隊,為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生活物資代買代送服務。
迎澤區每年開展“最美快遞員”“最美外賣小哥”評選表彰活動,樹立行業先進榜樣,號召廣大快遞員、騎手、外賣員學先進、爭先進、做先進,發揮好“騎行在路上”“聯系千家萬戶”的獨特職業優勢,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提高新業態行業服務水平。
凝“新”聚力,向“興”出發。太原市通過黨建引領新就業群體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實現了“服務”與“被服務”的雙向賦能,為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太原樣板”。(中共太原市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