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蘊含深刻的內在邏輯,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堅持運用系統觀念這一新時代黨治國理政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必須把握好黨的創新理論的精髓要義,以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關鍵詞】系統觀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世界觀 方法論
【中圖分類號】B02/D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07.001
【作者簡介】殷爍,人民日報社理論部編輯。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人民日報》《學習時報》等報刊發表文章10余篇,參與任理軒、宣言等多篇重要文章撰寫。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系統觀念作為黨治國理政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把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作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原則和實踐要求,充分體現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要科學把握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以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
“系統”普遍存在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國共產黨人不但善于研究每一個大系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特殊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且善于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進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論述,既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系統觀念理論的豐富發展,又是對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還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蘊含深刻的內在邏輯,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系統觀念的思想理論。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每個客觀事物同周圍其他事物及其自身各部分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彼此作用的,從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系統。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關于自然界所有過程都處在一種系統聯系中的認識,推動科學到處從個別部分和整體上去證明這種系統聯系”。[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經常使用“系統”“有機系統”“過程的集合體”等概念,運用系統思維和方法研究自然界、社會和人的思維的發展規律,取得了豐碩理論成果。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方法論,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場合多次強調堅持系統觀念。例如,2020年在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必然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2]要求“加強政策協調配合,使發展的各方面相互促進”;[3]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征求黨外人士對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意見時,不僅指出“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全局觀念”,[4]而且要求“強化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分輕重緩急,更加注重系統集成”;[5]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哲學內涵,突出了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成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系統觀念的思想理論。
科學總結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的實踐經驗。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回顧中國共產黨百余年歷史,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統籌兼顧,各得其所。這是我們歷來的方針。”[6]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7]新時代面臨新形勢,新擔當需要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8]強調“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9]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時之所需,又是勢所必然,既是解決問題的“橋”和“船”,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正是由于我們黨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科學把握客觀規律,正確認識具體實際,不斷增強各領域工作的整體性與協同性,黨和國家事業才能在攻堅克難中不斷發展、在歷經磨難中一往無前。
繼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系統觀念的精髓要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許多關于系統觀念的樸素思想。中國人注重把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系統整體上觀世界、察人生,形成了對客觀世界一定程度的辯證理解和思維能力。世界上的事物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系,我們不能孤立地靜止地看待事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在觀察社會發展時,一定要注意這種決定和被決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機聯系”,[10]強調“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11]在領導推進各領域事業的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基本國情和中心任務的發展變化,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提出并實施一系列“兩手抓”,既抓物質文明建設又抓精神文明建設,既抓經濟建設又抓法治建設,既抓發展又抓穩定,既抓改革開放又抓懲治腐敗等,升華了中華民族善謀萬世、善謀全局的樸素辯證思維,彰顯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系統觀念的繼承與創新。
新時代黨治國理政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對新時代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堅持運用系統觀念這一黨治國理政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
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這體現了系統觀念,蘊含著科學方法論。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觀念,注重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做好“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從精準扶貧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推進碳達峰到努力實現碳中和,我們黨統籌把握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是堅持系統觀念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又鮮明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為著眼萬世謀一時、立足全局謀一域提供了科學方法論。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在浙江考察時發現,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生局部斷裂,直接影響我國國內經濟循環。“我感覺到,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13]回京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14]立足國內,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聯通國際,爭取開放發展中的戰略主動。這一洞察時與勢、把握危與機的戰略布局,成為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發展階段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彰顯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把握發展主動權,既立足自身,也胸懷天下。2022年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這不僅反映了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而且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堅持整體推進和突出重點相協調。“常思大局,其去有向;常觀大勢,其為有力。”新時代,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整體推進和突出重點相協調,注重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社會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指引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例如,我們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面部署,又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既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又強調突出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既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又強調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總目標和總抓手;既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系列要求,又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突破口,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著力解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問題。又如,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國土之殤、民生之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15]強調“立足全局,堅持系統觀念,謀定而后動。要堅持重點攻堅,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6]我們黨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注重點面結合、標本兼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在方式方法上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堅持運用好系統觀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確立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不僅體現了科學的系統思維方法,更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內在規律的深刻認識與科學把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必須把握好黨的創新理論的精髓要義,善于運用科學的方法推進改革,堅持系統觀念、謀定而動,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避免盲動、進退失據等現象,要以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政治勇氣,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強化前瞻性思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經濟民族主義、排外主義等各種反全球化社會思潮不斷抬頭的實際,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把握事物內在聯系,順應事物發展趨勢,使思路、規劃、方案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要組織專業力量對國內外科技發展、社會變遷、國際形勢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分析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洞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變化,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進而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和困難,要樹立底線思維,對潛在的風險進行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妥善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困難的準備。
著眼全局性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化化,既離不開黨中央領導改革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局性謀劃,又需要中央和國家機關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務、重點工作,主動擔當作為,還需要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抓好重要改革舉措的組織實施。各地方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在全局性謀劃的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堅持地方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算大賬、算長遠賬,認清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層面的結構層次,從總體上推動結構和功能優化,據此合理分配資源和任務,做到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就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注重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例如,經濟運行與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多領域緊密相連,實施好一攬子增量政策,離不開財政、投資、消費、文化等各方面各部門配合聯動。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是如此,僅僅依靠單個部門難以奏效,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各界相互協同、形成合力。同時要強化動態調整,實時跟蹤掌握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動態和相關信息,及時調整和優化政策措施,做到因時而變、隨事而制,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優化戰略性布局。系統觀念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復雜性思維,而復雜性思維的特質在于深入把握事物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堅持運用好系統觀念,需要從事物在時空領域內的普遍聯系和運動變化出發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社情的動態變化,不斷優化戰略性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始終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一子落而滿盤活”,落實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要從“全國一盤棋”出發,打破區域之間的行政壁壘和空間分隔,加強彼此的合作與協同,優化區域資源配置,促進區域間要素流動和產業優化,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要優化戰略性布局,從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著力整體性推進。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領導干部容易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致使“盲人摸象”“管中窺豹”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則容易忽視事物系統的內部關聯與要素連接,進而“單兵突進”“畸輕畸重”,這些都會導致對未來走向的判斷出現偏差,使事業發展遭受曲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運用好系統觀念,既要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等重大關系,又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等重大關系,著力整體性推進。在經濟發展上,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在社會治理上,更加突出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收入、教育、就業、醫療、養老、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也應當認識到,在不同階段和時期,工作有主次之分、任務有大小之別,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根據客觀情況及其發展變化分清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地全面協調推進各項工作。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2頁。
[2][3]《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71頁。
[4][5]《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人民日報》,2024年7月20日,第1版。
[6]《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6頁。
[7]《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0頁。
[8][9]《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7、222頁。
[10]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第36頁。
[1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2021年12月11日,第1版。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17頁。
[13][14]習近平:《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482頁。
[15][16]習近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求是》,2023年第22期。
Scientifically Grasp and Apply Systematic Thinking
Yin Shuo
Abstract: Upholding systematic thinking is an essential principle of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t embodies profound internal logic and rich scientific connotation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eason why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has achieved historic accomplishments and undergone historic changes is, among others, that the Party has adhered to applying systematic thinking as the fundamental ideological and working method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and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all undertaking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 whole. In the new era and on the new journey, to fully promote the great cause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country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t is a must to grasp the essence and core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further promote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s with systematic thinking and systematic methods, strive to open up new horizons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write a new chapter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Keywords: systematic thinking,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orldview, methodology
責 編∕桂 琰 美 編∕梁麗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