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4月22日,第十九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發明創業獎頒獎典禮、中國發明協會第八屆五次理事和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圍繞“人工智能 助力發展”主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同時表彰了在發明創造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個人和團體。來自全國的發明創新人才和各領域科技工作者300多人參加大會。中國發明協會黨委書記余華榮主持大會。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在講話中指出,今年兩會,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入新階段,人工智能已成為我國培育未來產業的重要方向以及全球科技競合的“關鍵領域”。人工智能將有力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
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鵬起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發明人作為創新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產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創新發展的主力軍。這次論壇以“人工智能助力發展”為主題,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人工智能的實際運用很有意義,希望廣大發明人加強交流、增強合作、共促創新,共同探索知識產權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新方法,不斷推動發明創新事業邁向新高度。
本次大會由中國發明協會、科技日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共同主辦,為我國發明創新領域搭建了一個高規格、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通過聚焦人工智能,深入探討其在多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不僅為發明家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另據了解,發明創業獎旨在表彰在發明創新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隊,激發廣大發明家的創新熱情,營造全社會鼓勵創新、支持發明的良好氛圍。2024年度,共有531位候選人申報“發明創業獎人物獎”,其中101人獲獎,閆軍等13人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在1239個參評項目中授予372個項目“發明創業獎成果獎”,其中58項一等獎,314項二等獎;在1297個參評項目中授予399個項目“發明創業獎創新獎”,其中64項一等獎,335項二等獎;在2188個參評項目中授予654個項目“發明創業獎項目獎”,其中一等獎101項、二等獎229項、三等獎324項。
大會同期舉行中國發明協會第八屆五次理事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黨委會、理事會工作報告、理事會人員調整等有關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