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茶一兩似黃金,春收一刻不等人”的關鍵時節,湖南省古丈縣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實施“紅心茶韻+志愿同行”項目,組織651名志愿者深入全縣103個村、289個采茶點,為1890戶茶農提供春茶采摘服務,有效破解了茶葉產業用工荒難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圖為湖南省古丈縣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機制試點座談會活動現場
紅心領航:凝聚強大志愿力量
“紅心”代表著黨建引領的核心作用。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該縣古丈坪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率先垂范,讓黨旗在春茶采摘一線高高飄揚。項目啟動后,社區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招募志愿者,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踴躍參與。目前,已成功組建起一支651人的志愿者隊伍,其中包括37名黨員、5名專業社工、21名留守婦女、6名大學畢業生、7名村級婦女專干以及575名采茶志愿者。
黨員志愿者不僅深入田間地頭參與采茶工作,還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將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專業社工則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項目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和指導。他們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從采茶工具發放、人員分組調配,到信息發布、數據統計、表彰獎勵等各個環節,都做到嚴謹有序、細致入微,確保項目高效運轉。
圖為古丈縣古丈坪社區零工市場組建的“古丈茶工”茶香飛揚服務隊,在春日茶園中合影
茶韻飄香:彰顯地域產業特色
古丈縣素有“中國有機茶之鄉”的美譽,茶產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全縣11萬人口中,80%的人每年用80%的時間直接或間接從事與茶相關工作;人均收入的80%來自茶葉及相關產業;人們交往中80%的禮品是茶葉或茶葉衍生品。然而,隨著“打工潮”的興起,每到春茶采摘季節,茶葉種植大戶都會面臨嚴重的用工難題。
今年實施的“紅心茶韻+志愿同行”項目,猶如一場及時雨,有效緩解了這一困境。茶葉種植大戶張老板感慨道:“往年采茶工難找,今年志愿者上門幫忙,鮮葉當天就能變現”。據統計,項目實施以來,全縣日采鮮葉達2371斤,按市價折算約29.8萬元。預計項目結束后,志愿者年人均純收入可提高5000元左右,加上交通運輸、餐飲、物流加工、品牌銷售等綜合帶動效應,將為古丈縣創造近億元的GDP產值。
為提升采茶質量和效率,社區還邀請茶葉專家為志愿者開展培訓,傳授采茶技巧和茶葉加工知識。通過培訓,志愿者不僅掌握了專業技能,還深入了解了古丈茶葉的歷史文化和發展前景,增強了參與產業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圖為古丈縣古丈坪社區零工市場組建的“古丈茶工”茶香飛揚服務隊,在春日茶園中合影
志愿同行:共繪鄉村全面振興藍圖
“志愿同行”體現了專業社工、志愿者、農民工等各方力量協同合作,共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愿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方緊密配合,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古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該項目,專門協調3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技術培訓、保險購買、工具采購、交通補貼、午餐供應等方面,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這些資金的合理使用,既解決了志愿者的后顧之憂,也確保了項目的持續開展。
項目的實施帶來了多贏局面:對于農民工志愿者和留守婦女來說,這不僅是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更讓他們重拾自信,實現自我價值。留守婦女李阿姨表示:“采茶讓我找到了歸屬感,原來我也能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對于茶葉種植大戶而言,有了志愿者的幫助,春茶采摘得以按時完成,既保證了茶葉品質,又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于廣大志愿者來說,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他們鍛煉了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紅心茶韻+志愿同行”春茶采摘項目是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古丈縣委“1475”戰略的具體體現。該項目既符合省委社會工作部的工作要求,又緊密結合古丈縣產業發展實際,實現了黨建、產業、民生的有機聯動。省委社會工作部督導組專家評價道:“古丈以小小茶葉為切入點,用30萬元資金撬動千人大協作,創造近億元經濟效益,為項目融合創新樹立了標桿,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今后,古丈縣古丈坪社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紅心茶韻+志愿同行”項目的示范效應,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取得更多成果,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活力,書寫更加美好的發展篇章。
(湖南省古丈縣司法局三級調研員 向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