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非一日之功,需以“強基、聚智、興產”為引擎,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步入“加速度”,讓廣袤鄉村煥發新生機、展現新面貌。
筑牢基的“厚度”,以久久為功的毅力“夯基礎”。鄉村全面振興,基礎先行。這基礎,既包括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涵蓋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的提升。基層干部要當好“施工隊長”,既要著眼長遠規劃,又要腳踏實地落實。通過爭取上級支持、整合社會資源、發動群眾參與,逐步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同時,注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久久為功,方能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實根基,讓鄉村發展行穩致遠。
匯聚智的“廣度”,以廣納賢才的胸懷“引活水”。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資源,是推動鄉村發展的核心力量。基層干部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廣納賢才,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事業。一方面,要挖掘本土人才潛力,通過培訓、激勵等方式,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讓他們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領頭雁”。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外來人才,特別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以及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專業人才,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同時,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讓人才在鄉村留得住、干得好、有奔頭。
提升產的“力度”,以創新開拓的精神“育產業”。鄉村全面振興,產業支撐。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經濟基礎,是推動鄉村發展的動力源泉。基層干部要立足鄉村實際,發揮資源優勢,以創新開拓的精神培育壯大鄉村產業。一方面,要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如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特色手工藝品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注重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通過產業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繁榮,讓農民腰包鼓起來,鄉村生活美起來。
( 作者:王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