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湖南省邵東市小學數學第五屆“反思性教學”優質課評比活動在邵東市城區五完小舉行,全市900余名教師參與觀摩研討。本次活動由邵東市教育局、邵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邵東市李麗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承辦,以“以賽淬煉”為核心,全景呈現“三階九問”反思模型的實踐成效,成為全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練兵場”與“檢閱臺”。
作為李麗名師工作室“反思性教學”研究的第五次集中檢閱,本次活動不僅是10節優質課的競技舞臺,更是工作室成員三年研究成果的深度審視。自2022年啟動以來,工作室通過“一年雙賽”機制(上半年工作室成員全員賽教、下半年結對青年教師賽教),推動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型。參賽教師以課堂為鏡,系統梳理教學得失,將三年的反思積淀轉化為課堂創新的內生動力?;顒又校?ldquo;三階九問”反思框架成為貫穿始終的“行動指南”。從課前的問題診斷、策略預設,到課中的動態調適、策略生成,再到課后的歸因溯源、策略迭代,教師依托這一科學模型,精準捕捉教學痛點。
尹祥鵬、周滿平兩位一等獎獲得者的課堂尤為亮眼:尹老師通過“錯題資源的創造性運用”,將錯題轉化為思維重構的跳板;周老師則以“元認知引導策略”激活學生自我調節學習能力,實現從“教師主導”到“認知培育”的躍遷。正如工作室首席名師李麗在《從課堂鏡像到教學重構——十節競賽課的反思性觀察與深層思考》講座中所言:“‘三階九問’不僅是反思工具,更是破解教學真問題的解碼器。當課堂從知識傳輸場升級為思維交互場,深度學習自然發生。”
活動現場,教師們通過“設計—實踐—診斷—迭代”的教研閉環,將反思深度嵌入教學DNA。申煜等二等獎獲得者坦言:“這次比賽讓我們意識到,追問技術、思維可視化等策略不是‘花架子’,而是直擊核心素養的‘真功夫’。”十節競賽課,十面棱鏡,折射出邵東小學數學教育從“工業流水”向“生態生長”的轉型之路。正如李麗名師工作室所倡導的——讓教學從經驗重復走向理性自覺,讓學習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建構。這場以賽為媒的反思盛宴,不僅為教師成長注入新動能,更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邵東樣本”。(劉思怡)
據邵陽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