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體育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在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中,時代浪潮和事業發展呼喚和需要一批“體育家”。他們是體育精神和使命的具象化、人格化表達,其角色與使命遠超過傳統意義上的運動員范疇。他們不僅是體育技藝的精湛掌握者,也是體育道德的堅定捍衛者,更是體育創新與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者。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精神,詮釋體育的無限魅力和深遠意義,為新時代的體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與發展動力。
體育家的內核:體育精神的踐行者。體育精神是體育運動的靈魂,新時代中華體育精神被賦予了更加豐富和多維的意義,包括“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等。這些精神不僅體現在競技場上的表現,也滲透到運動員的生活與訓練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這種精神超越了單純的競技成就,體現了運動員對體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實踐。新時代的體育家需要深入理解并內化這樣的精神,并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比如在體育教育和訓練過程中分享案例和故事,讓參與者能夠認識到體育精神的重要性和傳承性,并將其作為個人行為的準則。體育家作為體育精神的承載者,在不斷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時,還肩負著傳承和發展體育文化的責任,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榜樣作用,激勵更多人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同時促進社會整體的精神文明建設。
體育家的底色:體育道德的堅守者。體育道德不僅僅是關于勝利與否的標準,它在更深層次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及其對待生活的方式。真正的體育家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不僅是賽場上的佼佼者,更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學習榜樣。正是這些品質構成了體育家的底色,使他們在競技之外同樣閃耀著光芒。在商業化、職業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體育家更需堅守職業道德底線,拒絕任何形式的興奮劑使用、虛假比賽等不端行為。立足新時代,體育家應注重體育道德的教育與培養,通過嚴格的規則制定與執行,尊重規則、尊重對手,不斷完善與挑戰自我,成為體育道德的踐行者、堅守者和示范者,引領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守誠信、尊重與公正的原則,讓公眾感受體育本應具有的純凈與美好。
體育家的姿態:追求卓越的奮斗者。追求卓越,是體育家永恒的主題,這是一種對完美的渴望,對自我極限的持續探索,是體育家精神的核心所在。新時代的體育家,不僅在技術和體能上精益求精,更應在精神層面上,展現出對自我極限的無畏挑戰與超越的決心。新時代的體育家,應具備高度的自我驅動力,以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志氣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不止在賽場,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廣大青年來說,這樣的精神同樣具有啟示意義,不論是在職場、學業,還是人生的其他領域,追求卓越的態度都將助力他們克服困難,達成目標,活出精彩的人生。
體育家的修為:身心健康的示范者。體育家不僅是體育技能的展示者,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他們通過科學的訓練、合理的飲食、良好的作息,展現出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體育精神中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理念,要求體育家在追求競技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身心的和諧與平衡。作為中國體育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馬約翰不僅在體育科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更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展示了身心健康的完美結合。其倡導的體育教育思想,演進為清華大學師生所遵循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因此,新時代的體育家不僅是競技場上的英雄,也是引領社會朝著更加健康方向發展的先鋒。通過他們的努力,可以激發社會各界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興趣與實踐,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活力四射的社會環境。
體育家的定位:體育創新的引領者。創新是體育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新時代的體育家,應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勇于嘗試新技術、新方法,推動體育訓練、競賽、管理等方面的創新。體育精神中的“勇于創新、敢于突破”理念,激勵著體育家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體育家的創新和突破,首先應體現在格局、視野和理念上,要具有洞悉國際體育發展大勢,結合中國特色不斷融入世界奧林匹克發展潮流,并積極進取,由跟隨者逐步轉變成引領者的大格局、大視野。何振梁作為當代體育家的杰出代表,在中國體育外交事業中成績斐然,更為后來者作出了表率。何振梁和體育外交戰線的工作者幾十年如一日,讓中國充分融入國際奧運大家庭,并通過不懈的努力,讓中國由奧林匹克全球發展的追隨者,逐步成為奧林匹克全球發展的引領者。當前,推動體育創新實踐,體育家應通過自身影響力帶動更多的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體育科研與技術創新,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在體育訓練、競賽和管理中的應用。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等合作,推動體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體育家的使命:社會文明的推動者。體育家不僅是體育領域的佼佼者,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他們通過體育賽事、公益活動等形式,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彰顯著體育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三金得主,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奧委會的官方合作伙伴,李寧歷經坎坷,矢志不渝,用那份對體育精神深沉的堅守,生動詮釋了“一切皆有可能!”體育家應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資源,為特殊群體提供幫助。同時,通過體育賽事和交流活動,增進國際友誼,促進文化交流。
體育家的胸懷:人類交往的友好使者。體育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是增進國際友誼、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新時代的體育家,應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過體育賽事和交流活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體育精神中的“開放包容、友好交流”理念,為體育家提供了國際交往的指南。新時代的體育家應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積極參與國際體育賽事和交流活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通過與國際體育組織和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國際化發展。
時不我待,使命在肩!新時代的體育家既要眺望星辰大海,也要腳踏實地、攻堅克難,在強國建設征程中,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我們有信心、有勇氣,用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