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讀懂“公仆”二字重千鈞的責任,深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踐行對下負責、為民擔當的政治品格,把“公仆”二字刻在為民答卷上。
常懷為民之心。當權力的天平在手,只有將準星對準民心,才能校準方向??v觀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每一頁都寫滿了“人民”二字:在帕米爾高原呼嘯的寒風中,孔繁森用凍裂的雙手將藏族孤兒的腳焐在胸口;在百坭村蜿蜒的山路上,黃文秀用沾滿泥土的筆記本記錄民情民意。無數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敬畏權力,敬畏人民。新時代的趕考路上,黨員干部當以民心為秤,深悟“權為民所用”的深意,政策制定時多聽街談巷議,民生工程里多思群眾冷暖,服務窗口中多察群眾眉宇。當田間地頭的炊煙能飄進紅頭文件,市井長巷的呼聲可叩響決策中樞,群眾心頭的期盼能成為發展的藍圖,權力的行使才真正成為民心的回響。
摒棄驕矜之氣。黨員干部要放下“官架子”、甘當“小學生”,要清醒地認識到,群眾這本“無字之書”里,藏著治國理政的密碼,基層這方“實踐熱土”中,生長著改革發展的良方。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與群眾面對面坦誠交流,在實踐中點對點、實打實查擺問題,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要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工作標尺,少些“會議室里的規劃”,多些“田埂上的腳印”,少寫“材料里的成績”,多記“賬本上的民生”,在“接地氣”中涵養“為民氣”,讓政策落地更有溫度,讓治理效能更添厚度。
踐行擔當之責。從南湖紅船穿越百年風雨,到改革開放破開時代堅冰,中國共產黨巍巍巨輪破浪前行的舵盤上,始終刻著“擔當”二字,那是萬千黨員干部以脊梁為桅、以初心為帆,在歷史洪流中挺立潮頭的身影,更是用熱血澆筑發展路基、以雙手為民生開路架橋的精神圖騰。擔當二字,重逾千鈞。既要“偏向虎山行”的膽魄,更需“四兩撥千斤”的智慧。它體現在改革攻堅時“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顯露于風險處置中“我在陣地在”的決絕,更浸潤在民生改善里“潤物細無聲”的恒心。當黨員干部學會把“工作計劃”壓在群眾獲得感上,把“述職報告”寫在百姓笑臉上,“為官避事平生恥”就不再只是掛在墻上的訓誡。
(作者:張越,浙江省平湖市曹橋街道馬廄村選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