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波瀾壯闊的時代浪潮中,山西省嵐縣迎來了經濟發展的璀璨新高峰。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清晰且有力地昭示著嵐縣在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城鄉協調發展、改革創新等多個重要領域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效,多項經濟指標節節攀升、再創新高,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經濟總量與財政實力雙提升,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2024年,嵐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3.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彰顯了嵐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也反映了全縣人民共同奮斗、辛勤付出的豐碩成果。同時,嵐縣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實現了連續三年大幅跨越,完成13.04億元,財政實力持續增強。這些資金的注入,為嵐縣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以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財政實力的增強下,嵐縣精準發力爭取上級資金,全年共爭取到3.66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0.7億元、政府專項債1.76億元、一般債1.2億元。這些資金的注入,為嵐縣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推動了全縣重點項目的建設和民生工程的實施。
產業發展亮點紛呈,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煤炭產業作為嵐縣的傳統支柱產業,通過智能化升級改造和產能核增,實現了提級增效。昌恒、正利煤礦的智能化改造全面完成,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同安、龍達礦井建設加快推進,為嵐縣的煤炭產業增添了新動力。
鑄造產業則依托太鋼“鏈主”引領作用,延鏈補鏈強鏈,逐步做大做強。總投資5.8億元的鑄造產業園項目全面完工,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實現“拎包入住”,吸引了眾多優質鑄造企業入駐。這些企業的到來,不僅提升了嵐縣的鑄造產業水平,也為全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嵐縣經濟新的增長點。新核準3個新能源項目,全縣新能源備案裝機規模達1938MW,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內蒙古電投100MW光伏、申河100MW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為嵐縣的能源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鄉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城市更新和鄉村全面振興雙輪驅動,不僅提升了城市品質,也改善了農村面貌。在城市更新方面,嵐縣全年改造老舊小區4.5萬平方米,新增供熱面積13.5萬平方米,總投資4.9億元的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全面投用,醫聯體建設扎實推進。向陽路提質改造工程主體完工,縣人民廣場、全民健身中心等標志性文化場所建成投用,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在鄉村全面振興方面,嵐縣實施了一批產業項目,惠及4萬余名脫貧人口。投資6126萬元打造12個鄉村旅游重點村,常態開展“六亂”整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嵐縣還注重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歷史性突破1萬元大關,標志著嵐縣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改革創新激發新活力,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嵐縣在改革創新方面也邁出了堅實步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嵐縣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便民服務事項的進駐率和網辦率均達到較高水平,為群眾辦事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科技創新方面,嵐縣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戶,獲批設立太鋼“金屬礦山智能開采與環境治理”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嵐縣還注重引進和培養科技人才,通過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為全縣的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制度創新方面,嵐縣積極探索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通過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等措施,嵐縣的營商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吸引了更多企業和人才來嵐縣投資興業。
嵐縣經濟發展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全縣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奮斗。展望未來,嵐縣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譚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