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培訓是干部教育培訓中具有基礎性、主體性、牽引性的培訓任務。加強和改進基本培訓工作,需在基本對象精準化、基本內容規范化、基本方式多元化、基本學制科學化上下功夫,構建全要素貫通的培訓長效機制。
基本對象精準化,實現“應訓盡訓”。基本培訓對象是基本培訓的核心參與主體,是整個培訓得以順利開展并最終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推薦選拔必須精準定位,運用科學方法對培訓對象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制定系統培訓計劃與班次安排。要重點抓好基本培訓對象的“關鍵少數”和“絕大多數”,針對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年輕干部“源頭工程”、中層干部“骨干力量”、基層黨員“先鋒前哨”四類重點對象,分別建立換屆必訓、晉升必訓、轉崗必訓、適崗必訓、應急必訓“五必訓”標準,實現精準覆蓋與重點突破的統一。
基本內容規范化,實現“應講盡講”。把“政治鑄魂”貫穿于基本培訓課程體系中,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核心,對于全面提升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筑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根基意義重大。因此,基本培訓課程體系務必堅守“政治鑄魂”這一生命線,將政治訓練深度融入基本培訓的全過程,規范形成涵蓋黨的創新理論、黨性教育、形勢政策、能力提升、知識拓展的課程體系,促使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更加深入系統,政治訓練更具扎實有效。
基本方式多元化,實現“應優盡優”。基本培訓要取得實效,就不能流于形式,為完成指標而機械地開展。要用好“調研找題-學習解題-研討破題-實踐答題-評估結題-迭代出新”培訓成果轉化六步法,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學員論壇等多元形式,邀請政策制定者解讀政策要義、行業專家分享實踐經驗、技術骨干傳授實用方法,真正讓黨員、干部從基本培訓中汲取智慧、掌握方法、防范風險,確保基本培訓所學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
基本學制科學化,實現“應適盡適”。基本培訓對象不同,培訓的主要任務和課程設置就不同,培訓學制周期也需同步靈活調整。要建立黨委牽頭抓總、組織部門統籌推進、培訓機構具體實施的三級責任體系,依據干部層級、黨員所屬領域以及培訓專題的不同,不斷優化完善基本培訓學制周期,以五年、一年等為周期具體設定各類基本培訓班次的實施周期,有效化解工學矛盾,提升培訓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確保基本培訓的制度化和干部學習的整體性、連貫性、有效性。(臨滄市臨翔區委組織部 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