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溫州永嘉楠溪江畔,一座名為江楓的古村正經歷鄉村全面振興的蝶變,在村貌整治、環境提升后,文化建設成為當前江楓村發展的關鍵支點。2024年7月,經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立項“百個藝術院系支部聯村共建項目”,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溫州市永嘉縣楓林鎮江楓村開展黨建聯建,充分發揮藝術設計專業所長,通過組建服務團隊、深度走訪調研、創作文化作品、制作紅色課程,積極走出一條“黨建鑄魂、文化塑形、藝術賦能”的鄉村全面振興實踐路徑。
解碼江楓:凝練千年文脈,構建精神譜系
江楓村的歷史文脈跨越千年,謝靈運的山水詩韻、永嘉學派的務實精神與耕讀傳統在此交織。學院師生服務團隊通過田野調查、村民口述與文獻梳理,將散落的文化碎片凝練為“愛黨·忠實踐行”“愛國·求真務實”“愛家·禮教傳承”三大脈絡,構建起江楓村獨有的精神譜系。
設計賦能:打造IP矩陣,重塑鄉土美學
面對網紅墻繪稀釋文化底蘊、多團隊設計風格割裂等痛點,團隊提出了“形神合一”的解決方案。通過原創設計“江江”“楓楓”“禮禮”三大IP形象,將紅柿、甘蔗、弟子服等文化符號具象化,打造了江楓村獨特的文化標識。此外,團隊還繪制了“愛黨-愛國-愛家”文化地圖,串聯黨群服務中心、國學堂、糖廠等標志性空間,打造了沉浸式研學路線,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江楓村的文化魅力。
薪火相傳:制作紅色課程,傳承文化品格
團隊圍繞江楓村“愛黨”“愛國”“愛家”的精神品格,制作了系列紅色課程,生動呈現江楓村的歷史文脈與紅色基因。紅色課程不僅面向江楓村村民,還通過學校平臺向學生開放,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江楓村文化的理解,更激發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愛黨愛國愛家、參與鄉村全面振興的熱情。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在江楓村的藝術鄉建實踐,是黨建引領下藝術設計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生動典范。通過聯村共建實踐,00后青年用專業所長回答了“當傳統文化面臨斷代危機,青年何為?”“當專業理想邂逅鄉土中國,設計何用?”“當青春熱血融入紅色血脈,信仰何往?”這青春三問。下一步,學院將積極探索藝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徑,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全面振興樣板,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金璐,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