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已融入政務辦公、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數字技術應用漸漸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必備技能”。人工智能為各行各業帶來諸多便捷,同時也對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準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律和變化特點,將其嵌入紀檢監察工作方方面面,實現業務全流程各環節一體貫通,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跑出“加速度”、取得新成效。
善用人工智能,要在轉變思維方式上下實功。技術的更新換代不僅推動了工具的升級,更根本的是思維方式的進化。只有順應技術發展趨勢不斷轉變思維,才能探索出用新技術賦能本職工作的有效路徑。在嚴峻的反腐敗斗爭形勢下,紀檢監察干部倘若固守傳統工作模式,不僅會阻礙工作效率提升,而且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挑戰。要結合正在推進的公權力大數據監督等平臺建設,在政治巡察、監督檢查、審查調查中大膽探索和拓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利用科技利劍有效破解監督難題,破除腐敗行為的“障眼法”“隱身衣”,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善用人工智能,要在提升決策能力上求突破。在實踐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搜信息、篩數據等,便捷日常辦公、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滿足紀檢監察工作更多個性化、專業化的需求,形成強大助力。紀檢監察干部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不斷延伸監督半徑,完善監督平臺體系,深化巡察監督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統籌銜接,用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讓數據“聚起來”“動起來”“用起來”,并逐步成為輔助決策、分析問題、推動工作的“破局之鑰”,在新時代反腐敗斗爭中實現工作理念與效能的雙向賦能,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善用人工智能,要在厚植為民情懷上見真章。利用人工智能賦能紀檢監察工作,要將落點放在更好地服務群眾上。要秉持“數據為基、調查為實”的原則,在運用人工智能挖掘數據價值的同時,依靠“鐵腳板”摸清摸準實際情況,再將數據與實地走訪了解到的群眾需求相結合,找準人工智能在群眾就業、醫療、養老、教育等方面應用的切入點,推動監督模式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治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解決信訪訴求,讓損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在新技術的“火眼金睛”下無處遁形,讓群眾對正風反腐肅紀的成效更可感可及。(中共嵩明縣紀委 李淘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