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需深入人民群眾、堅守人民立場,時刻牽掛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甚至平凡事、瑣碎事,才能以初心照亮方向,用擔當破除藩籬,靠積累成就質變,真正做到為民謀利、為民盡責。
在“披星戴月”中映照扎根基層的為民之心。基層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的“試金石”。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唯有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躬身實踐,才能將為民初心轉化為具體行動。云南怒江州獨龍江鄉黨委書記和文寶,帶領團隊在雪山峽谷間跋涉千余公里,他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群眾訴求,“阿婆家房屋漏雨需修繕”“村小缺雙語教師”……通過把思路說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他僅用三年就讓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黨員干部當以“事不在小、關鍵在辦”的態度,主動下沉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民情,同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找問題、想辦法,用心用情用力系牢服務群眾的每一個環節,用“民生清單”兌現“幸福賬單”。
在“篳路藍縷”中映照扎根基層的為民之責。基層發展往往面臨“無路處開路、無招處破題”的困境,需要黨員干部扛起“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駐村工作隊,面對“地無三尺平”的困境,創新提出“飛地經濟”模式,在鄰村流轉土地發展獼猴桃產業,帶動村民致富。黨員干部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在鄉村全面振興中啃硬骨頭、打攻堅戰,以“時不我待”的飽滿精神和“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在基層一線想盡一切辦法、盡一切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用“辛苦指數”刷新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在“躩步躬行”中映照扎根基層的為民之舉。為民服務貴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20年,改造農房公廁、培育鄉村旅游村、連續十年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靠的正是黨員干部“一任接著一任干”的接續奮斗。黨員干部當以做惠民利民的“顯績”為榮、以逃避推脫群眾訴求為恥,要以“銖積寸累”的恒心,在“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上久久為功,通過建立“民情檔案”、推行“首問負責制”、開展“技能夜校”等舉措,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變為干部的“履職清單”,不斷交出為民服務的優異答卷。
(作者:胡詩純,浙江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