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興??h憑借獨特的資源稟賦與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堅持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引領,持續在優勢產業上挖潛力、激活力、聚合力,在清潔能源、特色農牧業、生態旅游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發展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交出了一份亮點紛呈的“產業答卷”:三次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5%、0.9%和9.2%,三大產業集群次第綻放,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踏出了堅實有力的步伐,奏響了興??h“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時代強音。
綠色動能澎湃,清潔能源領跑轉型之路。初春的羊曲峽谷,奔騰的黃河水推動著水輪機組隆隆作響,這座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水電站正式并網發電,與河卡草原50萬千瓦光伏矩陣交相輝映。全縣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267萬千瓦,相當于每平方公里土地孕育出1.5萬千瓦的綠色動能,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7.26億元,同比增長0.9%。從南部三鄉分布式屋頂光伏到縣城集中清潔供暖工程,清潔能源項目如珍珠般鑲嵌在興海大地,不僅點亮了7萬余名城鄉居民的生活,更讓“綠電”成為縣域經濟新引擎。隨著40萬千瓦配套光伏項目落地,一大批清潔能源項目相繼投入運行、并網發電,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輸往各地,助力興海縣崛起為地區清潔能源產業新高地。
牦牛乳香飄千里,全鏈升級激活富民密碼。清晨的興海草原上,446戶牧民正在標準化奶站交售政府分配的4383頭生產母牦牛。“每戶增收千余元,牦牛就是我們的致富牛。”牧民扎西才讓笑容滿面。近年來,興海縣創新構建“牧草種植—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建成9個規范化奶站和現代化加工基地,確保奶源的優質與穩定,讓每滴高原牛乳都成為富民“金鑰匙”,農牧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在青稞油菜飼草基地的滋養下,全縣牲畜出欄量達39.98萬頭,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提升15%,“興海牦牛”正從草原走向大眾餐桌,牦牛奶產業也成為興??h一張亮麗的名片。
山水生金繪新卷,生態旅游綻放全域魅力。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興??h借勢“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讓2A級景區與網紅打卡地同頻共振。“沃門”瀑布的彩虹映照著游客的笑臉,以其磅礴的氣勢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羊曲湖”和“唐乃海”的碧波更是憑借秀美的湖光山色、獨特的自然風光,在網絡上迅速躥紅,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從“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民俗體驗到117場文旅活動,生態文化旅游業以24.9%的增速領跑三產,1.5億元旅游收入背后,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在26.25萬畝耕地繪就的綠色版圖上,0.55萬畝高標準農田托起2.34萬噸糧食產能;10個標準化養殖基地與3個種植基地構建起現代農牧業矩陣;三次產業7:3:2的結構比持續優化……這一組組跳動的數字,勾勒出興海縣“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軌跡。
如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這座黃河上游的生態明珠正以“清潔能源+綠色農牧+生態文旅”的三產融合新模式,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動力,持續綻放產業活力,續寫著“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動人篇章。當春風吹綠子科灘草原,興??h的產業交響曲正迎來更加激昂的樂章。(青海省海南州興海縣委宣傳部 德吉卓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