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的召開,釋放出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強烈信號,給了如何跳出“越減越負”怪圈的答案。基層減負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必答題,更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效能革命。唯有以制度之“剛”破除考核之“虛”、以數字之“智”替代指尖之“倦”、以心靈之“韌”激活實干之“魂”,方能讓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中突圍,在田間巷陌深耕,真正奏響“民聲即政聲”的時代強音。
制度“瘦身”塑形,以剛規鐵律破“彈性困局”。破局形式主義之道,需以制度剛性遏制考核彈性。權責清單明界限。明確基層權責邊界,嚴禁上級隨意借調基層干部、嚴控“千分制考核”,從源頭避免“甩鍋式問責”。考核標尺量實效。用“群眾滿意度+問題解決率”替代材料厚度,推廣第三方評估與暗訪抽查,建立群眾評議機制,讓群眾成為基層工作的“閱卷人”。監督利劍斬變通。紀檢監察部門需緊盯“變相加碼”現象,對要求基層代寫文件、拆分會議等行為公開通報,形成震懾效應,為落實減負政策保駕護航。
數字“瘦身”賦能,以智能引擎解“指尖枷鎖”。數字化本應是減負利器,卻因“App打卡”“強制關注公眾號”等異化為新負擔。化“指尖內卷”為“指尖效率”,需要用活用好數字技術。平臺整合集約化。推行“一網通辦”,合并功能重復的政務App,打造集約化辦事入口,清理冗余的政務新媒體,將干部從“指尖牢籠”中解放。數據共享穿透化。強化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推行“一表通”系統,基層只需錄入一次信息,即可自動生成多部門報表,讓基層干部突破“表格圍城”。智能考核動態化。運用AI技術,自動解析工作日志、群眾訴求等數據,智能生成考核報告,減少人工干預,從而讓干部專注解決實際問題。
心靈“瘦身”煥新,以價值重構鑄“實干之魂”。減負不僅是物理層面的松綁,更是精神層面的賦能,幫助基層干部避免因“怕問責、怕投訴、怕留痕”而畏手畏腳。政績觀念糾偏。踐行務實作風,領導干部調研時不預設路線、不索要“代筆稿”,鮮明樹立實干導向。能力建設筑基。針對“本領恐慌”開設專題培訓,組織基層干部參與矛盾調處、項目建設等“實訓營”,通過案例教學提升應急處突、群眾工作能力,增強“解題自信”,從根源上減少“低效忙碌”。激勵機制重塑。健全完善容錯糾錯與榮譽表彰雙向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通過差異化激勵讓一線實干者“有舞臺、有盼頭”,讓庸懶散漫者“坐不住、紅紅臉”。(鷹潭市余江區洪湖鄉人民政府 楊志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