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邵靜)4月3日,春陽和煦,在湖北省竹溪縣水沐清華三產融合產業園,負責人郭長江陪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劉家敏教授,實地考察產業園建設成果,并圍繞“果蔬種植、啤酒加工、溫室洗浴、親子研學、餐飲娛樂”三產融合模式展開調研,為園區高質量發展,也為鄉村振興示范項目打造注入新活力。
“四園一體”:從田間到樂園的產業蝶變
在郭長江引導下,劉家敏先后走訪了園區核心功能區。北區農耕文化體驗園內,100余畝奶油草莓大棚生機盎然,郭長江介紹:“我們采用有機肥種植,年產值達8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增收,成為縣城居民的‘菜園’和‘果園’。”而毗鄰的桃、梨、李種植區,雖值春季萌芽期,但已顯現出“春賞花、秋摘果”的農旅潛力。
南區的精釀啤酒加工區,德國進口生產線正高效運轉,年產能4600噸的武陵精釀啤酒遠銷江浙滬。竹溪縣地下山泉水已產著名芙絲礦泉水,水質富含鍶、鎂、硒等適合釀造啤酒,所產武陵鮮啤麥香濃郁、口感鮮醇,已成中高端鮮啤品牌。郭長江介紹說:“啤酒加工與沉浸式酒吧、夜市廣場聯動,形成‘釀造+體驗+消費’閉環,夜間經濟占比超40%。特別是隨著園區近鄰武陵不夜城的火爆,帶動了啤酒消費。”
專家建言:三產融合需強化“三鏈協同”
調研中,劉家敏對產業園“一筑基、二賦能、三提質”的發展路徑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水沐清華通過三產融合+親子研學創新業態,將農業與康養、教育深度融合,為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針對未來發展,劉家敏建議: 延伸產業鏈,開發武陵啤酒系列和草莓深加工產品,提升附加值。完善服務鏈,加強研學課程體系設計,打造“農耕+自然教育”特色品牌。數字賦能鏈:引入智慧管理系統,實現種植、加工、銷售全流程數字化。
鄉村振興:“領頭雁”郭長江的實踐探索
作為項目創始人,郭長江成立的浪谷細雨農貿公司,依托竹溪“動植物基因庫”和山水資源優勢,流轉土地近1000余畝,構建起“農文旅商”生態鏈。園區已吸引投資2.6億元,今年1月24日開業,直接帶動200余人就業,并輻射周邊農家樂、民宿發展,直接帶動福安國際大酒店常常客滿。春節期間,聯動武陵不夜城推出的民俗巡游活動,單日游客量突破萬人次。
從一顆草莓的甜蜜到一杯啤酒的醇香,從田間勞作到星空下的溫泉,在水沐清華園,農業不再困于土地,工業跳出了廠房,服務業超越了單一業態,三者如熱帶雨林般共生共榮。這片土地上,竹溪縣鄉村振興的藍圖正以三產融合之筆,繪就一幅“菜園果園花園游園樂園五園共贏”的斑斕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