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處處涌動著奮進的熱潮。3月24日至3月28日,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十七屆人大七次會議、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召開。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交城縣以“改革攻堅”與“民生提質”雙輪驅動,通過八大戰略舉措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縣城圖景。
實干篤行 筑牢縣域根基
2024年,交城縣牢牢把握“穩”的主基調,積極尋求“進”的突破點,前行步伐鏗鏘有力。
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7.48億元,同比增長4.6%,連續4年進入百億方陣;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0.68億元,同比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3億元,同比增長13.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30361元、15962元,增長3.3%、5.4%,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產業發展步伐有力。華億鑄造生產線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金桃園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等9個項目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納入國家規劃,“中國鈣都”金字招牌落地,硝基復合肥專業鎮躋身省級方陣。農業生產托管成效突顯,種養殖業健康發展,“三農”服務大廳建成運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改革創新不斷深化。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戶、專精特新企業5戶;中國工程院陳蘊博院士工作站、美錦集團氫云發電實驗室分別落戶運行;爭取上級資金16.7億元支持35個民生工程建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事項辦理量居呂梁市首位。
城鄉發展協同推進。投資3.6億元實施開發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完成6個道路工程建設,新增停車位38個,新改建熱力站27座,建設市政消火栓108個,公共服務短板加速補齊;城鄉環境整治穩步推進。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縣醫院“一次掛號管三天”,檢驗結果互認惠及47.6萬人次。5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發放各類民生資金1.62億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338人。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縱深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3個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柰林移民搬遷安置工程具備入住條件;開展“兩不一欠”專項行動,狠抓掃黑除惡、反詐禁毒等工作,“平安交城”建設持續向好。
政府建設全面加強。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各方監督;持續減輕基層負擔,從嚴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更加穩固。
這些沉甸甸的成績單,既是對過往努力的最好詮釋,也為2025年筑牢了根基。
高效發展現代農業 王學富攝。
改革攻堅 重塑發展基因
交城縣錨定預期目標,多方發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強勁的動力。
突出質量效率并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做強主導產業。搶抓“一谷三園”、專業鎮建設等政策機遇,做強“煤-焦-化”產業鏈、硝基復合肥專業鎮、汽車玻璃消費品特色園區等主導產業,不斷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全面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新基建“四新”產業,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高效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特”“優”農業,推動農業項目建設,促進農業產業興旺發展。融合發展服務行業。支持旅投公司統籌文旅資源,支持企業創新工藝留住非遺“印象”,加強文物保護,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基壘臺。
突出投資消費聯動,加快激活經濟發展動能。全力以赴上項目。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精準謀劃儲備一批“兩重”“兩新”、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城市改造、民生事業等領域項目;持續落實“雙包聯+雙推進”機制,爭取將更多項目納入省、市項目庫;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運營。精準發力抓招引。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產業協作,舉辦全國硝基復合肥產業峰會,推動更多新興產業落地見效;開展“政府+鏈主+園區”招商活動,實現“走出去”精準對接、“請進來”共贏發展。千方百計促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強便民綜合市場管理,繁榮夜間經濟、地攤經濟;持續推進電子商務示范縣和鄉村e鎮建設,開展“樂享消費·惠聚交城”消費促進活動,打造“交城優選”特色品牌。
突出改革創新協同,加快釋放轉型發展潛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零基預算改革,落實消費稅、增值稅、地方附加稅等改革事項,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開展30個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堅持科技創新賦能。完善企業梯次培育機制,設置科研獎補專項資金,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以“柔性引才”激活“智力引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行動,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精準落實涉企幫扶政策,強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功能,讓群眾和企業的訴求都能聽得見、被尊重。
突出平臺主體共建,加快夯實企業發展基礎。打造一流平臺。實施綠色低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讓綠色生態成為轉型常態;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持續推進“三個一批”活動;堅決完成化工園區認定,努力打造承載新質生產力的先行區。壯大市場主體。實施民營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加強普惠金融供給,加強與晉陽海關、天津港合作對接,全面落實市委“民營經濟16條”,讓廣大民營企業持續發展壯大。強化要素保障。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實施開發區中水回用工程,統籌用能、環境容量等要素調配,優先向產出高、效益好的項目傾斜。
改革攻堅的浪潮奔涌向前,交城縣正秉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多點支撐、多元互補、多極承載的縣域經濟體系。
加快鄉村全面振興 郭志遠攝。
民生提質 繪就幸福底色
交城縣始終將“民生提質”作為執政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舉措直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突出治污擴綠共振,加快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統籌推進污染防治。實施工業企業環保治理提升改造、污水處理廠改造,加強河流水污染治理,落實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大力實施節能降碳。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加強企業用能監管,發揮林業大縣優勢,探索實施林業碳匯開發項目。協同治理林田湖草。完成森林植被恢復、經濟林提質增效、林下經濟培育等工程,開展違法占用耕地“控新治舊”專項行動,嚴守20萬畝耕地保護紅線,加大工業企業排污口監管力度,讓綠色基底永駐、幸福底色更亮。
突出建設管理并重,加快推進城鄉一體發展。補齊城鄉突出短板,增進公共服務功能。持續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繼續落實公交減免政策;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扶上馬”再“送一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滾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扮靚農村顏值。
突出政心民心聯通,加快增進民生保障福祉。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扎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醫保基金使用監管,落實適齡青年登記結婚獎補、生育補貼、婚育休假等政策;投運公辦托育機構,確保幼有所育、幼有優育。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推動“春風行動”,用心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讓民生底色更暖。
突出安全穩定互促,加快提升平安建設水平。守牢公共安全底線。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完成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積極化解縣級存量債務,常態化治理欠薪問題,持續強化金融監管,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基層綜合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強化治安防控,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一如既往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讓發展更有保障、人民更有安全感。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歷史節點,交城縣正以破繭成蝶的勇氣和為民造福的初心,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闊步前行,以“挺進全省第一方陣”的豪邁氣概,書寫縣域發展的嶄新篇章。(交城縣融媒體中心 冀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