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國瓷器的海外影響與當代創新》講座在國家圖書館舉行,印廬文化創始人、政協浙江省委員會應用型智庫專家徐堯林登上講臺,與一百多位部級領導人分享瓷器創作實踐中的心得體會。講座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
中國瓷器被認為是重要的國家文化符號。如何在傳承基礎上創造新的時代之美,從而讓這張國家文化名片更加閃亮?徐堯林圍繞瓷器的起源、發展、創新歷程,系統性介紹了我國古代海上貿易中的管理機制和瓷器流播世界所帶來的影響力,并結合大量創作案例,為打造當代的中國瓷器國家品牌提出個人深度思考。
徐堯林認為,瓷器是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當前的全球化環境為中國瓷器再度走向“全球頂級文化品牌”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建議瓷器文化創新在保持傳統力量、激活文化資源、突破定式思維、優化前沿科技、各項政策鼓勵等方面重點發力。”
徐堯林長期從事瓷器、書畫、印石等方面的創作與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帶領團隊創作《十方印證•香爐》原創系列瓷器作品300余件。特別是,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徐堯林受邀創作《杭州的聲音》《和之頌》兩場國宴用瓷,并為中美領導人創制茶敘用瓷《西湖茶敘》;杭州第19屆亞運會,他再次受邀創作《蓮開》《天香》兩場國宴用瓷以及茶器、花器、香器、餐器中創立了自己的美學體系。(任能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