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學習教育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風險挑戰交織疊加,黨員干部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黨紀學習教育不僅是管黨治黨的“戒尺”,更是黨員干部修身正己的“指南針”。通過學習教育,黨員干部能夠將紀律規矩刻印在心、落實于行,始終保持政治定力,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以學習“治心”,讓紀律規矩內化于心。紀律是黨的生命線,是黨員干部的行為標準和遵循。從焦裕祿“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政治本色,到“草鞋書記”楊善洲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廉潔精神,再到谷文昌讓荒島變寶島的拼搏故事……許多優秀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嚴守規矩、不逾底線的敬畏心,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面對利益沖突、誘惑干擾和風險考驗,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繃緊紀律這根弦,將學習黨紀作為必修課,深刻領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擔當“立行”,讓紀律規矩外化于行。黨員干部不嚴守規矩,容易滋生腐敗、特權思想和官僚主義,進而導致政策執行走樣、變形等問題。這種行為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還會嚴重影響高質量發展進程。因此,黨員干部要落實政治責任,增強實踐“硬本領”,做到知行合一,在復雜環境中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在風險考驗中始終堅守紀律底線,將紀律規矩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效。同時,守紀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體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行動。黨員干部要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以黨紀為邊、以黨規為界,自覺抵制“糖衣炮彈”“甜言蜜語”侵蝕,養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踐行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
以監督“提神”,讓紀律規矩高懸于頂。強化紀律教育,既要靠黨員干部的自覺,也要靠強有力的監督。守紀的門窗“走風漏氣”,守法的大門就容易“不攻自破”,對于違紀違規行為,必須重拳出擊,形成震懾。無數案例闡述了法紀知識缺乏、法紀意識淡漠的危害,警示我們只有堅持嚴管就是厚愛、提醒就是關懷、批評就是進步,敢于動真碰硬、不留情面,才能讓黨員干部時刻保持警醒。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新實踐推動了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比如各地深入推進數字化監督平臺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信息查詢研判、推動整改等方式,將公權力裝進大數據監督的“籠子”;積極通過舉辦信訪案例反思分享會、開展以案促改活動等,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方式正讓廉潔自律成為外在監督下的必然選擇。
黨紀學習教育是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新時代新征程上,唯有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以黨紀學習教育為抓手,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
【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紀委(監察辦)專職監察員 王堯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