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后,山東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會,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現場交流座談,彰顯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貫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就在3個月前的2024年11月,山東召開全省民營企業座談會。再向前看,2023年,山東相繼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當前,受市場環境和產業變革影響,民營經濟面臨一些新的困難和挑戰。專題會、座談會、工作會,會議名稱不同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交流意見、研究對策、鼓舞信心。放在去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7.6%,增速居全國前列的大背景下,這種民企傾力“做多”與頻繁召開的高層級會議,可看作山東與民企雙向奔赴的又一生動例證。
50家企業入選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經過多年積累,山東民營經濟既有“大象起舞”,更有“螞蟻成軍”。登海種業50多年來致力種業攻關,選育的玉米良種結束了我國大粒玉米打不過小粒小麥的歷史,為保障糧食安全作出突出貢獻,展現了山東民營企業與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作為箱式電力設備的領軍企業,特銳德發力布局電動汽車充電網建設,在新能源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山東天岳在全球率先發布12英寸碳化硅襯底,在高精尖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歌爾集團的AI元宇宙、紐氏達特的人形機器人則是山東未來產業發力的重要賽道,彰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儲備分量。
這些企業所體現出的積極服務融入重大戰略,主動適應產業升級趨勢,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等特質,以及“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的優秀民營企業家品質,正是這些年山東全力塑造的民營經濟新形象。把這些企業邀進會議廳,本身就能形成一種示范效應,引導更多民營企業以其為標桿,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融入“走在前、挑大梁”的時代篇章。
對民營經濟的培育和引導,較之國有企業,在性質、管理模式、目標和發展方向上各有不同,但共同之處是都不能脫離實際追高求新,貪大圖洋,必須統籌考慮本土獨特的資源稟賦、發展脈絡乃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依托工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山東一大批民營企業成長于產業鏈的上中游,雖然“藏在鏈上人未識”,但卻具備“一朝出世驚天下”的底氣。豪邁集團占據輪胎模具、氣門芯、海底采油設備、風電變速箱零件等多個全球細分市場份額第一;魏橋創業集團3次榮獲電解鋁行業能效“領跑者”稱號,其電解鋁噸鋁能耗和排放均處于全球最低水平。山東擁有237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全國第一。這些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如能加持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潛力和前景不可限量。
同時,還要看到,在呈現出傳統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突破、國家安全保障等方面“穩定器”的獨特面貌的同時,山東在芯片、虛擬現實、機器人等領域,有一大批高精尖的創新型企業正在茁壯成長。找準比較優勢,保持戰略定力,從“小”、從“早”挖掘科技創新企業,打造梯度培育體系,澆灌更多創新“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山東民營經濟將會迎來更多科技型企業的“爆發”和發展質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