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扣“四個聚焦”破題破局,瞄準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基層黨建改革“靶心”,在薄弱環節創新舉措,從成功之處總結經驗,推動改革任務見成果、能運用、可推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改革優勢、發展優勢。
聚焦凝神鑄魂“強思想”,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突出干部教育“強引領”,實施“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領航前行等六項培訓計劃,舉辦各類培訓624期,培訓干部9.7萬人次,市縣黨校年度基本培訓數量較2023年增長106.08%,實現翻番目標。突出黨員教育“全覆蓋”,堅持市級重點培訓、旗縣區普遍輪訓、蘇木鄉鎮兜底培訓,舉辦黨務骨干等培訓227期、35832人次。開展“萬名農牧民黨員進黨校”輪訓151期、12816人。突出群眾教育“分層次”,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依托“書記講給群眾聽”“黨員講給群眾聽”等活動載體,宣講“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10483場次、覆蓋群眾70.7萬人次。
聚焦深謀遠慮“建隊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牢“實干實績”導向,開展全領域“揭榜掛帥”,169名干部申報“揭榜”,備案公布項目70個,通報表揚干部91名。完善“關心關愛”舉措,健全鼓勵激勵、能上能下等機制,提拔使用基層一線干部29人、晉升職級188人;累計評選“干事創業好班子”52個、“擔當作為好干部”76名,提拔重用、晉升職級“擔當作為好干部”66名,94%的“擔當作為好干部”得到重用。落實“定編定責”要求,完成新一輪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調整68個部門機構職責編制,減少蘇木鄉鎮(街道)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28個,精簡議事協調機構857個。
聚焦集智賦能“匯英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緊扣“項目牽引”,市級層面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24年至2025年人才工作“書記項目”的通知》,申報人才工作“書記項目”32個。緊扣“事業所需”,推進“雙招雙引”“小分隊+組團式”引才模式,柔性引進4個團隊、15名個人,剛性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129人。緊扣“以用為本”,評選第五批“河套英才”常規個人15名、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團隊4個、人才引領支持項目3個,發放獎補資金195萬元。設立“科技小院”創新創業基金,列入市本級科技創新驅動和人才引領工程專項資金3000萬元。市縣兩級教育、衛生、科技領域3300余名專家人才深入基層開展服務“組團式”幫扶。
聚焦蓄勢發力“強堡壘”,深化基層組織建設改革。注重載體推動,印發《深化拓展市縣鄉村組“五抓五促”黨建載體實施意見》,舉辦旗縣區、蘇木鄉鎮黨委書記擂臺比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做法被《人民日報內參》刊載,機關黨建“橫聯縱領”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注重示范帶動,扎實推進堅強堡壘“模范”支部創建,命名堅強堡壘支部402個,創建自治區堅強堡壘“模范”支部15個;推選區、市“兩優一先”140個;“一村一策”促進7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晉位升級。注重先鋒引領,推行黨員“選、育、管、勵、出”全鏈條工作機制,5504名流動黨員全部建立臺賬,實現流出地、流入地黨組織“雙向聯系、雙向管理”。組建353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推動黨員在關鍵時刻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
(巴彥淖爾市委組織部 陳艷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