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市昭平縣人大常委會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人大依法履職的風向標和動力源,不斷豐富聯系代表的渠道和形式,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強化代表工作機制和保障。
建立健全代表學習培訓機制,提升代表履職能力。緊扣中心大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有效提升全縣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力量。一是突出政治培訓。堅持“人大講堂”“月學”“周學”制度,推動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學習培訓日?;?、制度化。二是做實基礎培訓。以黃姚基層立法聯系點與黃姚鎮文旅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融合建設為抓手,推行“三官”聯系站點制度,落實36名法官、檢察官、警官聯系全縣62個代表聯絡站。三是強化專題培訓。制定《各級人大代表培訓工作方案》,采用組織考察學習、外派參訓、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增強代表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了解,提升依法履職能力。
完善代表意見建議辦理機制,激發代表履職活力。不斷完善代表意見建議辦理機制,激發代表履職活力。一是完善代表建議審核辦理機制。實行人大代表建議由聯絡站初審、履職中心再審、班子會終審“三審制”,嚴格把控代表建議的入口關,提高代表建議“含金量”。有效改變“一答了之”的現象,推動建議辦理由“滿意率”向“落實率”轉變。二是推行代表票決制。制定實施《昭平縣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辦法》,2023—2024年,縣鄉兩級人代會共票決實施重大民生實事項目100個,項目資金4.1927億元,助推群眾急盼的民生項目依法依規落地實施。三是落實專項資金,圍繞“急難愁盼”答題。縣財政每年安排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200萬元以上,用于實施縣人大代表建議中“小而急”的民生項目。2024年,使用專項資金172萬元實施的項目25個。
建立走訪聯系機制,提升代表履職成效。在聯系機制、聯系方法、聯系內容上進行創新,加強與各級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系。一是實行人大代表遍訪制。制定實施《昭平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鄉鎮人大領導班子遍訪人大代表工作制度》,開展縣、鄉鎮人大代表遍訪活動,聽到更多代表和群眾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二是進一步深化常委會聯系代表制度。堅持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制度,對縣、鄉鎮兩級人大代表全覆蓋聯系走訪,制定邀請縣人大代表列席縣人大常委會會議辦法、邀請縣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和參與人大重要活動等,加強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各工作機構與代表的對口聯系。三是通過平臺開展代表接訪工作。依托各類平臺落實“代表接待日”“代表集中走訪”活動,主動了解掌握并推動解決群眾“身邊事”,切實將代表履職“根據地”打造成信訪矛盾化解“前沿地”和社情民意“收集點”。
建立站點聯絡機制,豐富代表履職平臺。聚焦載體建設,積極探索,建設了聯絡站、履職活動中心、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等平臺。一是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迭代升級。將各級人大代表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全縣12個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62個人大代表聯絡站進一步提檔升級;嚴格按照“月進站、季集中、年述職”工作模式,常態化、規范化組織代表進站履職。二是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各鄉鎮以“一中心兩站點”為布點,即升級一個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打造兩個代表聯絡站示范點、設置一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形成本轄區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示范線。目前已建成昭平鎮江口村上下調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走馬鎮福行村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等6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三是豐富代表履職方式創新履職平臺建設。因地制宜、多措并舉豐富代表履職方式,創新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如制定印發《昭平縣人大常委會關于組建專業代表小組的意見》,組建了茶產業、法制、民族、文旅等專業代表小組,切實發揮人大代表的專業優勢,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立服務代表管理機制,激發代表內生動力。不斷完善代表履職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引導廣大代表正確認識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增強依法履職的光榮感使命感,激發履職盡責的內生動力。一是實行履職積分,激勵代表“曬成績”。制定實施《昭平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積分管理辦法》,對代表在大會期間和閉會期間參加會議、審議、走訪、調研視察、提出建議等履職情況進行積分登記。二是講好履職故事,宣傳代表“展風采”。制定《昭平縣人大常委會加強人大代表優秀典型選樹宣傳工作的方案》,通過推選“代表履職之星”、講好代表履職故事、組織代表學習交流、評選一批優秀代表等活動,挖掘和展現在政治引領、履職擔當等方面的先進典型。三是不斷總結經驗做法,形成有效工作機制。指導各級人大代表開展進站活動、各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開展各項活動等,做到在活動前有培訓指導、活動中有檢查督導、活動后有評比通報。借助昭平鎮“零距離”講壇、仙回瑤族鄉“煨茶議事”、木格鄉“板凳會議”等平臺推出典型案例,提煉總結經驗做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加大宣傳推廣。(昭平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吳世偉 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