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連金普新區將強化政治引領、健全組織功能、搭建特色載體作為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目標,以創建“六好”黨支部為抓手,著眼聚共識、建機制、夯基礎、匯合力,積極打造政治上有榮譽感、組織上有歸屬感、生活上有幸福感的“銀發先鋒”黨建品牌,發揮“銀發”余熱,為助力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銀發”力量。
建強“銀發隊伍”,提升“銀發堡壘”引領力。針對離退休干部基數大、分布廣、層次多等特點,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以建設學習型支部為牽引,進一步夯實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思想基礎,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多元搭建學習平臺。采取支委領學、集體研學、個人自學等多形式、多渠道、全覆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花。利用學習強國、微信群等線上學習平臺,將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落在平常,確保離退休干部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多維推動理論學習。持續引導離退休干部通過參加集中宣講、專題輔導、座談交流、“三會一課”等多種方式凝心鑄魂,扎實推動理論學習常態化、長效化,不斷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多方打造過硬隊伍。按照“組織設置好、班子建設好、黨員隊伍好、學習活動好、作用發揮好、制度堅持好”“六好”標準,創建“五星級示范黨支部”,推動離退休干部支部建設水平提質增效。區人大常委會離退休干部支部、七頂山街道離退休干部支部等獲評市級“六好”五星黨支部,三十里堡街道機關老干辦第一支部被評為全省離退休干部“六好”示范黨支部。
著力“銀發引領”,凝聚“銀發先鋒”向心力。堅持以規范組織設置、強化組織引領、優化組織功能為抓手,以黨組織建設的引領力提升精準服務的保障力。以規范組織設置為平臺,提升組織力。堅持以黨支部建設為重點,以方便黨員日常管理及學習為核心,以增強黨組織的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為目標,將支部按照黨員居住區域劃分為兩個中心49個黨小組,精選黨小組長負責組內黨員的日常聯系和對接,確保所有黨員納入組織管理之中。堅持把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落實納入考核范圍,與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支部建設工作效果和建設水平獲得上級業務部門高度認可。以健全制度機制為依托,提升服務力。把落實制度與加強黨內政治關懷、確保思想隊伍穩定、遵守政治規矩有機結合,把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精神上關懷落到實處。通過定制私人生日賀卡、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豐富“政治生日”內容,切實加強黨員政治意識,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堅持重大節日區領導走訪慰問制度,及時探望生病住院離退休干部,做好離退休干部臨終關懷,不斷增強離退休干部的歸屬感。以優化基層設施為保障,提升凝聚力。持續深化學習陣地、活動陣地、作用陣地建設,拓展多元化精準服務模式,高質量改建擴建72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精心打造離退休干部開展學習和活動的“紅色家園”。
彰顯“銀發擔當”,煥發“銀發先鋒”新活力。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三大優勢”,搭建宣講建言、志愿服務、關心關愛“三大平臺”,打造新時代“銀發先鋒”新名片,提升“銀發鐵軍”社會治理效能。搭建“宣講建言”平臺,發揮離退休干部“引領人”作用。結合國家級開發區建區40周年契機,通過組織參觀“建功兩先區,奮進新時代”主題展覽、開展“贊輝煌成就·聚銀發力量”專題調研等系列主題活動,為新區發展開方把脈、建言獻策,不斷增強離退休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組建“五老”宣講團,積極參與“講述六地故事 點亮紅色遼寧”活動,年均宣講近20余場。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發揮離退休干部“急先鋒”作用。發揮老同志的威望優勢,注重發掘培養一批有能力、有愿意、有責任的“銀發人才”,組建“青春永駐”“銀發調解室”等志愿服務隊,著力在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通過“在網格走一走,到鄰家聊一聊,碰到糾紛勸一勸,看到陋習說一說”等方式,協調解決各類矛盾隱患,在社會治理中彰顯“銀發擔當”。灣里街道東城社區“紅色港灣”黨支部被評為“基層治理有我·共建和諧家園”活動先進集體。搭建“關心守護”平臺,發揮離退休干部“護航員”作用。引導支部黨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發揮余熱。聚焦“老幫青、助發展、促振興”新舉措,舉辦離退休干部“書記講給書記聽”大講堂,讓優良傳統、紅色基因、寶貴經驗心口相傳,助力年輕干部成長進步,為服務新區率先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發展大局貢獻“銀發”力量。(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黨工委組織部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