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縣聚焦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堅決樹牢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功能,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堅持政治導向,壓實黨建責任。一是高位推進。召開常委會、領導小組會等會議12次,制定《2024年縣委黨建領導小組工作要點》等多個文件。持續鞏固11項主題教育成果,投資800余萬元打造縣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得到省調研組高度肯定。二是重點落實。結合強基村建設,縣委書記深入199個行政村逐村調研提出指導意見,協調解決基層急難問題60余件。目前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達113個,20萬元以上村達45個。三是示范引領。大力推進“黨建+文化+旅游+紅色”融合發展,整合優化20余處縣域紅色教育資源,連點成線打造多條黨員教育精品線路。爭取和配套各級資金740余萬元,高標準完成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
錨定黨建項目,激活黨建動能。一是頂層謀劃。將《黨建引領農村人居環境凈化整治“三抓三看”行動》作為書記項目,投入215萬元對環境整治效果突出的村進行獎補。二是合力推進。建立四重包保責任機制,18個部門協調聯動,開展“小手拉大手”“美麗庭院”等活動,成立黨員先鋒隊211個,確定黨員示范戶1004個。三是取得實效。各級黨組織累計投入1200余萬元,整治坑塘400余個,采取出租轉讓等方式使集體經濟增收50余萬元,119個村實現上門收集垃圾,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賦能基層治理,提升黨建質效。一是激發組織活力。組織召開18個部門基層治理座談會進行聚智破題,新提拔8名社區書記(副書記),投資160余萬元新改擴建場所14個。二是提升服務能力。研究實行社區工作者考核辦法,開展社區工作者、網格員“亮名片”“一站式”服務,常態化“敲門問事”,解決與水電煤氣等相關訴求81件。三是凝聚治理合力。完善“社區吹哨、部門報到、鄉鎮銷號”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牽頭、多部門參與的“大調解”格局,累計化解矛盾糾紛、信訪案件637件,電詐發案、命案發生率等明顯下降。
聚焦融合提升,夯實黨建基礎。一是建強村級組織。著眼2026年換屆提前謀劃,對1067名村(社區)“兩委”成員全員開展聯審并進行屆中分析,儲備村后備干部949名。6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實行“四個一”包保。二是服務企業發展。深入推進“雙進雙促”專項行動,動態調整干部4人、企業11家,收集問題287件,累計征求貸款授信660萬元。舉辦小北河襪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介活動,訂單額達9.2億元。三是打造黨建品牌。在學校打造“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在醫院設立“黨員先鋒崗”和服務愛心角,開展進社區義診,為600余名居民提供便捷優質服務。(中共遼陽縣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