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創刊40周年,我也在閱讀該刊中迎來職業生涯的第32個收獲之秋。光陰流轉,她始終如老友般如約而至,散發著沁潤人心的光彩與魅力,在我從“新手”成長為企業高級政工師,從文學青年成長為石油作家的路上為我加油蓄能,每每暢讀,總是眼前為之一亮,心中為之一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成為我幾十年來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1996年,25歲熱愛寫作的我當上了采油礦宣傳干事,發表了一些“豆腐塊”。小有收獲的同時,也為自己寫的文章思想性還不夠而著急。第一次見到這本雜志是在我們主任的書架上,當時全礦只有他和黨委書記兩個人有這個待遇,記得每次收發員大姐送來新刊,他都眉開眼笑,讀完了就把雜志擺在鐵皮書架上最醒目的位置。
我經常去他辦公室在書架前轉悠,發現主任看書很細,雜志內文常被他圈圈點點,還特意把有的頁折起來,這才明白了為啥他寫的東西深刻。主任告訴我:“這是中宣部主管的刊物,很不一般。”他看我垂涎的樣子,破例把雜志借給我,我如獲至寶,認真學習,以后的日子也和主任一起等著看新刊,交流閱讀體會,讀著讀著腦袋有點開竅了。
2012年11月,老主任退休前,他把自己關在屋里整理資料,悄悄流眼淚。臨走時鄭重其事地把一個大箱子交給了我,那是浸透他半生心血的文稿和讀過的書,其中就有厚厚一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后來我接了主任的班繼續寫,寫論文,也寫散文、報告文學。2016年,我把100多篇論文、散文結集出版了第一本文集《從春天出發》,之后以一年一本的速度連續出版了四本文集。2020年,我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我作為大慶油田唯一代表去北京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受到強烈震撼和精神洗禮?;貋砗?,我關注到2022年第1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及時刊發了這次大會消息并專門配發題為《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 鑄就中國文化新輝煌》的“本刊特評”,經過反復研讀,更理解了“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由此,我更加堅定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謳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創作方向,我赴井場、上鉆臺,走訪“人民楷模”王啟民、黨的二十大代表“大國工匠”采油女工劉麗、鐵人王進喜帶過的1205鉆井隊第21任隊長張晶等一個又一個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努力工作的大慶石油人。
今年,我發起的第三采油廠“自有詩意”職工讀書會七周歲了。在廠黨委書記王顯平的支持和鼓勵下,我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石油工人心向黨,我為祖國獻石油”文化自信,把讀書會辦成小有名氣的紅色讀書會,成為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榜上有名的品牌活動。我發現,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政工”老領導的案頭常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這類優質書刊,我牢牢記住了他勉勵我們的話:“一個人讀書和不讀書絕對是不一樣的。好書是有力量的。”
奮斗無止境,學習無窮期。這些年,我雖已公開發表近百萬字的石油文學作品,但自認為還是個需要不斷充電的“小學生”,每當捧讀那散發著油墨香味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刊,必是甘之如飴,因為她有營養,有力量,有念想。
(作者系大慶油田職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