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消費者對農產品個性化需求的強烈增長,很多地方把發展特色品牌農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從發展特色產業,到引領鄉村全面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作為一個魯中小縣,近年來充分挖掘該縣獨有的古火山資源,講好“火山+農業”故事,發展特色產業,并規劃設計了“立足一處特色,打造一個品牌,帶動多個產業、富裕一方農民”的發展路徑。
對此,縣委書記劉裕斌的思考已然成竹在胸:第一步,重磅推出“火山農八鮮”區域公用品牌,帶動打造“1+N”特色產業體系;第二步,創新組建火山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新三品一標”落地,筑牢產業根基;第三步,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村社一體化”發展,讓特色品牌惠及千家萬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這條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進程中的“昌樂路徑”,進展如何?成效如何?記者日前來到昌樂,一探究竟。
一個“火山農八鮮”品牌,帶出“1+N”特色產業體系
放眼世界,“火山+農業”的事例不勝枚舉。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區的維蘇威火山遺址盛產水果,品質超群;西班牙火山小島蘭薩羅特島種植的葡萄,釀酒后是西班牙最知名的紅酒之一;哥斯達黎加的火山土壤,更是造就了全世界知名的優質咖啡豆……
“而在國內,我國火山資源雖然豐富,但對火山農業卻沒有深刻認知,火山地質特征與農產品品牌的融合,幾乎還是空白。”昌樂縣委副書記徐瑩說,“獨特資源就要發揮獨特優勢,讓火山資源為昌樂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恰逢其時,時不我待。”
品牌農業,向特而行。2019年起,昌樂立足火山資源獨特優勢,推動資源整合,發展“火山農業”,推出了國內首個火山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火山農八鮮”,涵蓋西瓜、西紅柿、小米、地瓜、花生等多個當地特色農產品,組建品牌管理辦公室,出臺《關于做強火山農業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火山農八鮮”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推動形成了以地標農產品“昌樂西瓜”為主的“1+N”特色產業體系。
這一發展思路,讓對火山深有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大為贊嘆:“火山噴發沉淀的物質含有硒、鐵、錳、鋅、鈣等元素,最易生長特色優勢農產品。昌樂推動‘火山+農業’發展,可謂名副其實、恰到好處。”
在此基礎上,昌樂自2020年起,開始舉辦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在今年5月中旬舉辦的第二屆峰會上,昌樂廣邀國內有火山資源的地區代表參會,推動成立全國首個基于火山產業的組織——中國火山產業發展聯盟,并發布《中國火山農業發展藍皮書》,以期實現“抱團發展”,共同做好火山農業文章。
創新成立產業化聯合體,推動新“三品一標”全面落地
6月2日下午,記者乘車先進入“火山番茄王國”,隨后穿過“火山農業谷”,繼而來到國內首個“火山地質(農業)博物館”,一邊聆聽火山農業知識,一邊品嘗火山特色農產品;最后拾級而上,“打卡”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這一線路,在昌樂被稱為“火山農業嘗鮮之旅”。“該線路將火山地質孕育的八種特色農產品串聯起來,能夠提供‘種植、采摘、科普、旅游’一條龍服務,其背后的運營主體,則是我縣整合政府、國企、市場主體和村莊等資源,創新成立的火山農業產業聯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黃軍清說。
在黃軍清看來,“火山農八鮮”這一區域公用品牌,能形成瞬間記憶,能將特色農產品“一牌打盡”,同時對品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昌樂的做法是,以產業聯盟為運營主體,以昌樂西瓜品牌管理為范本,以高標準建設的全縣農業農村大數平臺為支撐,推動新“三品一標”全面落地,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在“八鮮”中最具代表性的昌樂西瓜,近年來與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深度合作,20多家科研單位的700多個西甜瓜品種在此展示示范,依托昌樂瓜農的豐富經驗和標準化生產,實現了從品種到品質到品牌的全鏈打造。得益于此,昌樂西瓜品牌價值2020年達41.61億元,多年來穩居全國西瓜品牌價值榜首位。
如今,昌樂正在“有體系、有人員、有機構、有經費、有方案、有項目、有主體”的政策設計下,按照“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產”的新“三品一標”要求,全力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火山農業生產和經營體系,推動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村社一體化”發展,讓火山品牌惠及千家萬戶
好的探索和實踐,往往來自鄉村基層的創新創造。作為我國火山農業的策源地,昌樂發展火山農業的探索,也是來自喬官鎮唐家店子村這個普通村莊的一次試驗。
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盤活村里的土地,而其他要素從哪里來?
在實踐中,唐家店子村抓住縣農商行“整村授信”機遇,立起誠信“紅黑榜”,試點建設銀村合作平臺,引入金融活水。利用昌樂扶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等政策,吸引農業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資本進駐,東方正大育苗基地、中慧中央廚房等項目先后落地。
如今,喬官鎮正是以唐家店子村為中心,推動建設占地3.4萬畝的“火山農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已帶動周邊21個村莊。
品牌帶動產業,如何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發展紅利?答案是要建立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機制。“我們近年來搶抓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機遇,推動村級黨組織領創辦合作經濟組織,實現‘村社一體化’發展。在近年來成立火山產業聯盟進程中,將村級合作社作為重點發展成員,設立準入門檻,建立共享機制,通過合作社為紐帶,帶動更多鄉村和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火山農業發展鏈條,實現以產業旺帶動鄉村興。”徐瑩說。
同時,記者采訪發現,通過大力發展火山農業、火山旅游和藍寶石等衍生產業,“火山+”這一發展理念,已然在昌樂從農業品牌走向城市品牌,成了該地獨有的“城市IP”。在電商、直播等新銷售形態的帶動下,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品,都通過“火山+”的賦能實現了產銷兩旺、品牌溢價,不僅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還惠及了昌樂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