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彪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當前,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其中一個亟待加強的重要工作,就是著力完善常態化、規范化的政企溝通機制。
在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下,建設常態化、規范化的政企溝通機制,過去我們做過不少努力,各地基層黨委政府也為此推出過許多行之有效的密切政企溝通的具體措施。但客觀分析這些政企溝通機制的形式和效果時,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政企溝通機制的具體形式背后,其實存在著一種難以克服的先天缺陷和問題,這就是有限的黨政干部人手,怎么去直接面對無數分散的、處于瞬息萬變市場環境中的企業,尤其是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在這種權力主體的集中性與市場主體的分散性并存的態勢下,直接的政企溝通機制的運作效率是難以保證的。一是黨政部門尤其是領導干部,如果日常頻繁地直接與企業溝通,那不僅時間精力難以保證,而且會耽擱所承擔的其他經濟社會事務。畢竟,政企溝通只是黨政部門工作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已。二是對單個企業來說,在這種分散的溝通機制下,參與涉企事務決策和咨詢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很難及時、系統化地把自己的實際需要和面臨的困難反饋給政府部門,并為具體的職能部門所接受。三是若政府直接面對企業進行溝通,不僅會承擔過多的不必要的職責,而且會因包辦了很多應該由企業去完成的事務,而缺少政策運用的彈性和靈活性,一旦發生利益糾紛或沖突,往往沒有溝通回旋的余地,出現無路可退的窘境。因此,現行的很多具體的政企溝通機制,要么蛻變成形式主義的擺設或“花架子”,好看不中用;要么干脆就變成了變相的行政命令。
在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下,建設常態化、規范化的政企溝通機制,需要在分散的企業與集中的政府之間構建一個具有強大溝通能力的中間機構或中間體,這就是行業協會商會。行業協會商會是由眾多商人和企業家組成的協會,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行業協會商會的建立與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也是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運行的社會經濟的重要組織形式,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一方面,它比政府更接近企業特別是廣大的中小企業,更清楚企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更有力量代表廣泛分散的市場主體利益,因而能夠在政府目標與企業利益訴求之間作出平衡或協調;另一方面,行業協會商會不是政府的下屬行政機構或派出機構,而是由法律規范成立的社團法人組織,代表企業群體的利益,因此能更加靈活地作出有利于企業群體的決策,對中小企業提供及時的幫助。在發達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在政企溝通中具有較大的作用空間,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把分散的企業意見和要求,向政府集中反映,制度化地與政府尤其是主管部門溝通,降低政府管理的幅度和跨度,幫助政府修正長遠規劃、產業政策、管理條例制定中的不足甚至錯誤之處,有利于經濟長遠地、穩定地發展。
第二,把黨和政府對企業在政治、經濟、技術、環境、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方針政策,通過咨詢、培訓交流等形式傳遞給企業,也可以幫助政府開展行業檢查、進行行業評比等活動,提高企業素質和競爭力。
第三,加強行業自律,實現自我管理。行業協會商會具有規范企業自身行為與企業產品標準的職能與作用。同時,也可以為所屬會員和企業提供多種服務,如組織展覽會、招商會、論壇、推廣會等。根據反壟斷法的要求,還可以進行一定的企業行為協調,消除市場的惡性競爭。
行業協會商會是政府和企業的幫手,它為二者提供服務,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發揮著其他主體無法替代的中介作用。我國改革、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包含一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規范政企溝通機制中的作用問題。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這一總的目標之下,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脫鉤改革,也是政府機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環。這種脫鉤趨勢的調整,可以使政府角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加靈活,讓行業協會商會站到前面去處理很多事情,符合國際上的規范和標準;行業協會商會可以代表企業利益與政府對話與協調,并承擔社會責任,代表社會利益;有利于政府簡政放權,降稅減費,減輕企業負擔;有利于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使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打交道更為順暢。
為建設常態化、規范化的政企溝通機制,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政企溝通中的功能和作用,重點需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徹底脫鉤的速度。現在脫鉤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業協會商會相關人員的身份問題,脫鉤后相關人員不再具有行政身份,待遇及其他福利保障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二是來自于資金方面的困難,政府不再向行業協會商會直接撥付運營資金,行業協會商會需轉向成員企業或政府收費,而收費就必須提供服務,這就決定了行業協會商會必須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轉變觀念與服務態度。
行業協會商會應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能和功能定位。一方面應服務好黨和國家,更好地傳達黨和國家的重要方針政策。另一方面應更好地服務企業,包括代表我國企業在國際上進行交流、交易、交涉等,維護好我國企業的權益。只要做好上述工作,就會有廣闊舞臺,便不需要發愁經費問題。過去政府和行業協會商會脫鉤中,常常會把一些能力不強的人調整到行業協會商會,這其實是對行業協會商會工作重視不足的表現。其實,行業協會商會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要求很高,是那些真正有協調能力、專業素質過硬人才充分發揮自身才識的廣闊舞臺。
建議國家盡快制定出臺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的法律,明確行業協會商會的法律地位、性質、功能、責權、內部治理機制等要素。通過法治體系建設,推動實現其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用規則和自律行為準則來理順行業協會商會與會員及政府之間的法律關系,實現依法設立、民主管理、行為規范、自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