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循序漸進探索中國特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之路

核心提示: 新時代公民的政治參與訴求明顯增強。要順勢而為,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地提高公共政策的回應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聯系,夯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基礎;通過多種形式的公民參與,實現重大決策的民主化,使公共政策具有扎實的民意基礎;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利益訴求的組織化表達,構建政社合作伙伴關系。

【摘要】新時代公民的政治參與訴求明顯增強。要順勢而為,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地提高公共政策的回應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聯系,夯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基礎;通過多種形式的公民參與,實現重大決策的民主化,使公共政策具有扎實的民意基礎;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利益訴求的組織化表達,構建政社合作伙伴關系。

【關鍵詞】有序政治參與 國家治理 基層民主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只有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才能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需求的變化

新時代引發了人民需求結構的變化,也挑戰著執政者的治理能力。在物質生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執政者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對政治發展的關注度不高,對公民政治參與的制度建設也不那么重視。同時,民眾的主要精力也放在生計上,政治參與訴求較淡薄,只要經濟收入和物質生活有改善,就會對現狀有較高的滿足感。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在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后,其需求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要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多的公共服務,如更好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生態環境等。

此外,中國是一個超大型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大,不同地區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個地區內部,由于人口結構的復雜性,不同人群之間的需求也不一樣。再加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勢必導致人們對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復雜化和動態化的特點。而信息化、全球化、市場化的發展,促使人們權利意識、自主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的回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還是采用大包大攬管理社會的方式,就有可能使治理效果事與愿違,因為科層制的層級節制運行機制和標準化治理模式具有天然的對社會需求反應遲鈍的痼疾。

因此,只有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才能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需求的變化,并出臺更有回應力的公共政策,去滿足人民群眾日常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實在在增強人們對發展帶來的獲得感,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之舉

一段時期以來,在中國某些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如群體性事件增多,實際上與我們的政治發展相對滯后和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不足不無關系。如果沒有正常的制度化參與渠道,公民就可能通過制度外的渠道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有時還會采取激烈的方法表達訴求,從而激化矛盾,影響社會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說,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之舉,是新時代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

為此,習近平同志在多次場合提出要完善公民政治參與。在2014年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提出,“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提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另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黨的十九大則強調,“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不少地方政府也發布了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規范性文件??梢哉f,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結構巨變而引致的人民需求結構的變化,中國的執政高層是有充分認識的。對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以更準確地捕捉人民的利益訴求,并通過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使國家的公共政策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他們也達成了高度共識。

只有加強相關的制度建設,才能消解人們對政治發展的不必要顧慮,將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政策宣示落到實處?,F階段,可以在總結已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與現行制度相銜接,循序漸進探索中國特色的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之路。

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之間的聯系,實現重大決策的民主化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主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公民通過自己選舉產生人大代表這一渠道進行參政議政是一個最基本的政治參與,但它絕非只是投票選舉那么簡單,選舉內外都有豐富的政治參與內涵。

通過選舉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讓人民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轉發的《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代表應通過多種渠道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代表可以通過由代表小組召開座談會、代表電子信箱和人大網站等多種方式,聽取和反映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各級人大代表加強了履職工作,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密切聯系群眾,利用“民情日記”等形式記錄民情民意,并形成議案和建議,將人民的訴求反映到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使之成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推動了多項立法工作和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因此,下一步要根據上述意見精神,總結一些地方的實踐經驗,完善制度安排,將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工作做實做好,比如出臺人大代表尤其是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群眾接待日制度;逐漸開放人大會議,允許選民旁聽人大會議;制定人大代表向選區選民述職的相關制度;出臺人大代表履職情況考核的相關制度安排;對履職情況優秀的人大代表給予獎勵和在連任選舉時公開前一個任期的履職情況。特別是要向社會公布人大代表通過調研和吸納群眾意見后向人大會議和相關部門提出了什么議案和建議、這些議案和建議是否被采納、為群眾解決了哪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等情況,以作為提名下一屆人大代表候選人的重要依據和影響選民投票傾向的重要信息。此外,作為配套措施,可以考慮適當增加人大代表差額選舉的數額。通過上述多方面的制度安排,不僅可以增強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而且有利于保障公民有序參與國家重大政治生活的權利,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建設在堅實的制度基礎之上而不流于形式。

除了立法機關外,國家的大量日常管理事務由其他國家機關負責,也涉及到大量的公共事務決策,為此,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公民參與,實現重大決策的民主化。近年來,不少地方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如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在2009至2012年之間圍繞地方治權結構的改革而成立了“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和“參與式預算”,選擇一些群眾代表、行業代表和專家代表等參與到重大公共決策中來,云南省鹽津縣的“群眾參與預算”、浙江省溫嶺市的民主懇談和參與式預算等都是公民政治參與的典型經驗或模式。此外,不少地方還利用聽證會、公開征求意見等探索決策民主化的實踐方式。

因此,要好好總結這些實踐探索經驗,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新的起點上進行推廣和再創新:一是從地方立法開始,將一些地方的協商民主經驗上升到立法的高度,使這些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形式固定下來,并逐漸向其他地方推廣;二是盡快規范聽證制度,對參與聽證的利害關系人范圍、參與聽證會人員構成、聽證舉證責任等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程予以規范,減少聽證組織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三是對重大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實行公開征求意見;四是明確對涉及一些民生事項的決策程序的公開,打造“陽光政府”,便于民眾參與和監督。

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構建政社合作伙伴關系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的城鄉社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城市社區,城市規模迅速擴張,在短期內涌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社區生態結構趨向復雜化。源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以行政主導的街居制社區治理模式難以適應這一變化,迫切需要通過完善社區居民的有序參與準確把握社區服務需求,推進社區治理的現代化。在傳統的農村社區,城鎮化導致了農村的“空心化”,分散化經營承包土地的邊際效益遞減,而新的公共服務卻不斷產生,如留守老人兒童照料、醫療衛生服務、道路交通休閑設施的完善等。在城市周邊的農村社區,城市的擴張使土地急劇升值,產生新的利益矛盾和沖突,“村改居”更使公共服務需求劇增。這些新的變化,使原來的以村“兩委”為主的行政化治理模式難以為繼。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不少地方都開展了基層民主的有意義的探索,如廣東省東莞市大郞鎮長富社區的“微治理”實踐,通過發動廣大業主的直接參與,將傳統的社區公共事務的“政府配餐”改變為居民自主決定社區公共事務的“百姓點餐”。因此,當前需要總結這些已有的經驗,形成中國特色的基層民主模式,打造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推廣基層自治下沉的成功經驗,包括城市社區以樓盤小區作為自治單元的模式和農村社區以自然村為自治單元的模式,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促進社區公共事務的集體治理;改革傳統的社區公共服務行政化供給模式,給予社區居民和社區組織如業主委員會更多的自主權,實現社區公共事務“掌舵”與“劃槳”分開;建立和健全村(居)務公開制度,使村(居)民的參與具有可靠的信息支持,提高他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能力;要總結一些地方的改革經驗,推廣非戶籍常住人口進“兩委”的做法,條件成熟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規定非戶籍人員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為非戶籍常住人員的政治參與提供法律保障。

長期以來,“強國家弱社會”的格局下,我國的社會組織功能缺失,自主性不強,對公共權力形成嚴重的依賴。實際上,公民通過成立自主性的社會組織,可以有效整合群體的利益訴求,向公共決策機構反映這些訴求,作為公共決策的重要依據,從而減少公共決策機關與公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回應力。如果缺少反映公共利益訴求的自主性社會組織,會導致公民利益訴求分散和無序,進而難以使公共利益訴求進入公共政策決策中樞。

因此,要推進利益訴求的組織化表達和政治參與,構建政社合作伙伴關系。一是進一步推進社會組織的“去行政化”,使它們擺脫對政府的過度依賴,真正成為能夠代表某個特定利益群體的自治性組織,促進公共利益的有效表達。二是按照中央印發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提出的要求,穩妥推進社會組織直接登記,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采取多種形式扶持社會組織的發展,包括拓寬社會組織的資金籌集能力、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幫助它們實現資源鏈接等;大力推廣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使它們有更多機會在實踐中發育和壯大。三是加強和完善社會組織協商,擴大社會組織協商的范圍,規范社會組織協商的形式和協商結果的運用等。四是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要求,將社會組織納入社會治理體系之中,與政府形成協同治理伙伴關系,發揮社會組織在調節社會矛盾、解決民眾糾紛、開展社區矯正和社會融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6日。

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22日。

③陳天祥、鄭佳斯等:《邁向共建共享新格局——廣東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

責編/張忠華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忠華]
標簽: 之路   中國   公民   特色   政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自拍偷拍1 | 久久噜国产精品拍拍拍拍 | 国产一级理仑片日本 | 一区二三区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xvideos中国入口| 黄网站免费在线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乱码 | 色久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4 |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 |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免费视频久久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 狼人综合伊人网 | 中文字幕综合久久久久 | 目韩一区二区三区系列片丶 | 九九色综合 | 草草影院ccyy免费看片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毛片在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欧美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 亚洲欧美第一 | 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放 |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视频一区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一| 丁香婷婷六月 | 女毛片| 银杏视频影院在线看 |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 黄色特级毛片 | 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理论 | 在线视频观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