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健康。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喝著不清潔的水,3億城市居民面臨水污染,約1.7億人飲用被有機物污染的水,每年約有2500多萬人死于飲用不潔水,全世界平均每天5000名兒童死于飲用不潔水,飲用污染水源是眾多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是現今世界上13個缺水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約有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污染同樣使得水短缺的問題突顯。因此,在科技層面,要解決現有的水污染問題,并在政府和企業不斷加大水處理基本建設投入的同時,依靠科技的支持,特別是通過科技攻關,解決源頭排放問題;要切實解決生產和生活廢水中有害成分的含量,特別是解決有害廢水中占比較大的清潔劑二次污染問題,大幅降低廢水排放對環境的污染。我國現有部分高科技企業攻克了表面活性劑類清潔產品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高新企業走在了污染防治第一線。如湖南的水魔方企業,他們集合了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等學校科研專家,在美、日、德等國60年沉淀的電解離子水國際頂尖技術的基礎上,獨創“一洗二護三抗”的膜解技術,研發出第四代強堿性電解離子水——魔方小分子水,具有強大的去除甲醛、殺菌抑菌、去除異味、去除農殘、清潔去污、防銹抗氧化等功能,而且其成分為99.83%的水,0.17%的食品級碳酸鉀,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純環保,可全面取代現有市場上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有害健康的表面活性劑類清潔產品。因此,我們必須借鑒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發展實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環保防治道路。
綜上,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政府要加大對其科技研發的扶持力度。要從政策層面,大力支持無環境危害的新清潔產品對傳統表面活性劑產品的升級替代。
第二,將國家最新研究和開發的成熟技術進行集成應用,探尋配套的技術經濟政策,大力扶植、推廣高新技術,并與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突出、亟待解決的區域治理工程規劃結合,建立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小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與資源化、重點行業工業廢水處理以及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這樣,不僅可以使區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而且可以為我國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學示范依據,對我國水污染問題的早日解決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三,加強水污染防治法普及,宣傳工作和加大執法力度。讓自覺環保的意識深入人心,社會各方都應認真學習、理解有關法律規定,讓法律的理念和制度深入人心。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護生態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推動生態文化理念深入民心,成為普通大眾自覺的行動。同時,繼續加大水污染防治法與政策的執行力度,建立一個依法保護環境的法治中國。政府生態環境部門有必要出臺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絕不能簡單地罰點錢了事,對環保違法責任人要追究法律責任,使環保不達標企業無法生存。污染情況歷來比較嚴重的地區應該建立區域聯防聯動機制和環保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環保形勢通氣會和污染防治工作研討會,多方齊抓共管。這樣,才能讓人們在藍天碧水之間,自由、順暢地呼吸,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
責編/肖晗題 美編/李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