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日在北京聯合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2017)》預計,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大中城市住宅價格漲幅有所回落。
資料圖:福州一處商品房在建中。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的背景下經歷了新一輪快速上漲,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達67.0%。與此同時,中國居民購房需求集中快速釋放,市場成交量持續上升。
盡管市場火爆,但社科院城環所土地經濟與不動產研究室主任王業強提醒,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市場分化加深加強,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任務依然艱巨;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政府主體責任有待加強;租賃市場任重道遠,住房租賃制度亟須完善;棚改建設仍存不足,住房保障效率有待提升。
隨著中國官方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自去年底以來,各地方政府不斷加強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政策分化進一步顯現。
針對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向,藍皮書認為,官方調控思路將由“去庫存”轉向“抑泡沫和去庫存并重”。預計熱點城市調控政策將繼續收緊,市場監管力度加強,而三四線城市政策仍將保持平穩。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發展面臨需求下滑、增長放緩的壓力。
2016年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15.7億平方米,創歷史新高。但藍皮書指出,由于宏觀基本面因素決定了中長期住房需求增長放緩,這一銷售規模或難以持續。綜合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預測模型和對中長期住房需求的估計,預計2017年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將出現5%至10%的負增長。
藍皮書表示,伴隨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去年10月以來中國大中城市房價漲幅已出現收窄。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的環境下,預計2017年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漲幅回落,尤其熱點城市房價受政策收緊影響回落幅度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