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環保局向全市人民報告
2016年已過,江蘇淮安環保又陪大家走過了珍貴的一年在這里,要對
您說聲謝謝!謝謝大家這一年的陪伴,見證了淮安環保人的努力與付出、
喜悅與收獲,也見證了全市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在這里淮安環保向全市人民報告,請檢閱!
2016年全市PM2.5濃度為53.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2.5%,比2015年下降8.4%;優良天數248天,比2015年增加3天,重污染天氣比2015年減少4天;圓滿完成G20峰會和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動期間區域空氣質量保障任務。
《淮安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6—2020)》在蘇北率先通過部省專家評審,編制《淮安市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行動方案(2016-2017年)》,實施十大工程、200多個項目。淮安大市在蘇北率先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金湖縣、清(江)浦區獲國家生態縣區命名,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和盱眙縣通過國家生態縣區考核驗收,漣水縣通過省級生態縣考核驗收,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驗收,工業園區獲得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命名。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為89.8%,排名全省第三,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完成燃煤小鍋爐綜合治理215臺、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52個、火電行業提標改造3個、堆場粉塵揚塵治理5個、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治理項目2個、港口岸電系統建設25套、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18090輛、淘汰落后產能項目1個。加強秸稈禁燒,全年沒有被國家、省通報火點;全市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連續5年100%達標,全市地表水監測斷面中優于Ⅲ類水質占80%左右;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年均值達到年度考核要求,國家和省“水十條”2016年度硬性任務全部完成;全市13家重大環境風險源單位達標建設工作基本完成。舉辦“淮安市2016年突發環境事件示范性應急演練”,完成21家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對全市范圍內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強有力的打擊,保障區域環境安全。中央環保督察涉及我市85件信訪件全部整改,為全省最少的2個地級市之一;在下沉督察階段,全省11個地級市被下沉督察,我市為2家沒有被下沉督察市之一,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406件,其中限制生產3件,停產整治69件,按日計罰11件,查封19件,扣押1件,涉嫌犯罪移送6件,涉嫌拘留移送15件,處罰總金額達2805萬元。在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領域創新施行“雙隨機”(隨機確定被檢查對象、隨機確定檢查人員)制度,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網格和市管特殊網格,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監管體制,組織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嚴守環保準入門檻、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全年共審批建設項目97個;保驗收75個;環評率達100%;否決或暫緩兩高類項目15個。排查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2887個;清理完成率達99.7%,有效解決了歷史遺留環境問題。
認真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積極打造“五型”環保隊伍(開放、創新、學習、服務、廉潔),開展“走進環保春天里”、環保公益快閃、環保《三字經》、兒童環保繪畫競賽、中小學生環保書信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每月之星”評比活動,提升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讓每一位職工找到自身的閃光點,增強從事環保工作的自豪感,“滿天繁星”成為淮安環保最亮麗的風景。筑牢廉潔底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一崗雙責”責任,建立雙隨機抽查、檢查制度,采取抽查、突擊檢查、質詢等方式,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淮安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市技術評估和考核驗收,成為蘇北首家通過國家生態市驗收的地級市; 全市80%縣區通過國家生態縣區命名和驗收; 環境質量持續優化;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不斷提高,以新指標體系編制的全市“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蘇北首家通過部省專家評審; 淮安市環保局獲得中國環境報宣傳先進單位; 在全市各類比賽中,成績優異,榮獲全市廣播體操比賽特等獎、全市詩歌朗誦比賽一等獎、全市突發事件輿情引導大賽二等獎······
2017,又是一個充滿憧憬的一年!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為了建設美麗的家園。淮安環保人將秉持“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的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江蘇淮安環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