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能力與城鎮化率相關性分析
城鎮化將帶來勞動生產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增加,刺激內需的擴大,推動經濟轉型。當然,城鎮化的推進應當服務于經濟社會轉型,是產業支撐、社會服務、生活方式多方面的根本轉變。尤其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對于打造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除了經濟轉型能力與人均GDP的相關性之外,我們對江西省11地市城鎮化率與經濟轉型能力也進行了相關性分析(見圖4)。
通過進一步地分析,結合各地市城鎮化率排名與經濟轉型能力排名兩者之間的位差,我們發現:有1個地市城鎮化率排名與經濟轉型能力排名之間不存在位差:新余市的經濟轉型能力和城鎮化率均排名第2。有5個地市城鎮化率排名與經濟轉型能力排名之間的位差較小(小于等于4),其中,位差為1的地市有:贛州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8,其城鎮化率排名第9。位差為2的地市有:上饒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9,其城鎮化率排名第7。位差為3的地市有:吉安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5,其城鎮化率排名第8。位差為4的地市有:萍鄉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7,其城鎮化率排名第3;鷹潭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1,其城鎮化率排名第5。有5個地市城鎮化率排名與經濟轉型能力排名之間的位差較大(大于等于5),其中,位差為5的地市有:南昌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6,其城鎮化率排名第1;九江市的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11,其城鎮化率排名第6。位差為6的地市有:景德鎮市,其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10,城鎮化率排名第4;撫州市,其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4,城鎮化率排名第10。位差為8的地市有:宜春市,其經濟轉型能力排名第3,城鎮化率排名第11。通過比較城鎮化率與經濟轉型能力兩者之間的位差,也有助于我們深入探究不同地市之間的發展路徑差異。
測評結果及改善路徑
結合各二級指標得分及其權重,我們分別計算了江西省11地市的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和產業結構轉換能力三個分項轉型能力得分,并依據三個分項轉型能力得分的由高到低分別對江西省11地市進行了排名;再結合三個一級指標的權重,我們進一步計算了江西省11地市經濟轉型能力的總得分,并依據總得分由高到低對各地市進行了排名。通過對11地市間各級指標得分及排名進行比較,分析了各地市在經濟轉型能力建設方面的突出亮點,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轉型能力的對策建議。
鷹潭: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11地市中排名首位,人均GDP在11地市中排名第3,屬于經濟轉型能力和人均GDP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具有較高的知識存量排名和勞動生產率排名(分別位列第1、第2)。2015年,鷹潭市實現生產總值640億元,全市生產總值是“十一五”末的1.7倍。人均生產總值達8740美元,較“十一五”末增長62.2%。年末常住人口115.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64.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55.78%,比上年提高1.5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0元,比上年增長9.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5元,比上年增長10個百分點。在教育投入上,鷹潭市通過科學布局義務教育學校來實現“學有所教”;通過實施校園建設標準化,師資配備合理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等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來達到“就學優質”;通過入學機會均等化,促進教育公平,有效推進鷹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實現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五年來,鷹潭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質量明顯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生態農業建設成效顯著、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穩步發展。2015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9.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0%。農作物播種面積16.36萬公頃,增長1.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2.19萬公頃,增長0.5%。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豐”,全年完成糧食產量73萬噸,增長1.8%,其中,早稻30.16萬噸,增長1.9%。白鶴湖、雷溪、楊溪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進駐龍頭企業29家,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16家、家庭農場112家,179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億元、增長11%。工業方面,鷹潭市作為世界銅都,2015年銅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00億元。2015年,江銅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354位,截至2015年底,鷹潭銅企業已達130多家,綜合產能和實際產值全國領先。2012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鷹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5年,鷹潭高新技術產業園實現技工貿主營收入810億元,是2012年1.7倍;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36億元,是2012年的1.6倍;工業增加值85億元,是2012年的1.8倍;財政收入18.16億元,是2012年的1.5倍。由于鷹潭市處于“雙十字”大交通的中心,鐵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借助優勢的地理位置,加快推進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建設。電鍍集控區、小微企業孵化基地一期、總部經濟大樓等項目陸續建成,建成工業重點項目22個,新增產值150億元,鷹潭高新區、貴溪經開區躋身全省工業園區十強。
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該市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8),為此,對于鷹潭市,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激發產業轉換、互動的活力,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