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北京6月19日訊 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主辦的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趙芮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必須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著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創新,努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故事,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合力。趙芮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片需要繼續深耕的學術田野,更是一座值得繼續深挖的學術富礦,哲學社會科學界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在大會主題發言環節,多位學者發表學術演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學勤講座教授、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在視頻演講中總結了近代以來世界不同國家的現代化模式。他認為,相較于西方現代化的“內閉”式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開源”范式,其中心原則是以人為本,具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古老智慧和文明特征。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其理論體系也必然是立體的,要以多維度、多視角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范疇、核心觀點和理論體系。
“歷史是規律與邏輯的構成,事物的規律是通過邏輯和歷史統一而得以呈現的。”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建軍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歷史發展規律在現代社會的彰顯,是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當代中國的全面展開和實踐表達,是人的發展邏輯的根本體現。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雷介紹了對世界現代化度量衡體系的實證研究成果。他談到,現代化既是一個世界現象,又是一種文明進步,更是一個發展目標,需要有觀測指標、科學評價和客觀標準,現代化度量衡體系由此產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院長張冠梓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成功開辟了一條屬于中國又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道路,使廣大發展中國家看到新的希望、有了新的選擇。“我們要立足于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方位和世界屬性,構建面向全球的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和知識體系,厘清中國式現代化本質特征,提煉對全球有借鑒價值的現代化經驗,從而不斷推動世界現代化走向全面并最終實現。”
會議期間舉行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首批特聘專家聘任儀式。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首批系列成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工程”首批系列成果于會上揭幕,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研制的“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數據庫”同期上線。此次會議還設置了兩個分論壇,分別為全國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青年前沿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