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是民營經濟大縣,有成千上萬的民營企業。目前,全縣民營市場主體達12萬家,其中民營企業2.94萬家,貢獻了70%以上的投資、90%以上的就業,并成功入選山東省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縣。副市長、鄆城縣委書記楊新勝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和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市委、市政府召開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意義重大,恰逢其時。鄆城縣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充分發揮改革創新牽引拉動作用,聚力抓改革、謀創新,增活力、添動力,全面落實菏澤市《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著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持續推動民營經濟做優做強,奮力在“突破菏澤、后來居上”新征程中“走在前、挑大梁”。
鄆城曾因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縣域經濟“強基固本”,也必將因持續壯大民營經濟而實現縣域經濟“提質增效”。全縣上下將錨定“創新引領,產業興縣、工業強縣”主攻方向,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集成政策、集聚資源,扎實推進傳統產業升級行動與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奮力跑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鄆城速度”。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建立梯度培育清單和龍頭企業、上市企業培育庫,對恒基集團等80余家重點企業、“鏈主”企業,實行“一企一策”、領導掛包,集中打造一批頭部企業,力爭年內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以上。圍繞“連線成景”,強化鏈條延伸。按照“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產業組織理念,立足正在建設的2個百億級項目(大唐電力、旭陽尼龍 66)和紡織、酒類包裝、木制品、工程裝備等現有集聚產業,不斷扶持市場主體發展,同時引進新變量、新動能,實現“動能轉換優存量、高端引領擴增量”,著力打造一批腰部企業,以集群化帶動產業大發展。
堅持改革精神和有解思維,開展要素保障攻堅行動,深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為高質量發展破枷鎖、增活力、添動力,打造一流產業生態。在土地供應方面,鄆城將持續深化“標準地”供給改革、“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扎實開展閑置低效用地清理盤活行動,運用多種方式保障企業用地需求,為民營經濟發展拓展空間。在金融賦能方面,實施金融賦能突破行動,強化政銀擔企溝通,統籌各方資源,發揮應急轉貸資金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為民營企業爭取更多信貸資源。在人才支撐方面,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行動,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外引內育、綜合施策,堅持“走出去”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造支撐鄆城長遠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
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積極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鄆城將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拓展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處罰“雙報備”制度運用成果,破除障礙和隱性壁壘,保障企業合法經營。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深入推進“三亮”專題行動,鄆城將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全面深化改革,推廣幫辦、代辦模式,減少企業辦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