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數據權屬界定、算法合規審查、智能合約監管等一系列法律挑戰。同時,網絡治理領域突出問題頻現,網絡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直播打賞亂象滋生非理性消費,低俗內容侵蝕精神文明。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不僅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更關乎億萬網民的切身利益。
照片為代表獨家提供
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人民群眾對提升互聯網治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成為必然選擇。鑒于此,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張巧良對提升新時代網絡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出如下建議:
健全網絡治理法律體系。面對網絡空間不斷涌現的新問題,如數據跨境流動監管難題、人工智能應用的合規風險等,加快推進立法工作。修改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網絡安全防護,明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責任,增強抵御網絡攻擊的能力。針對網絡治理和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加緊推進調研起草工作,早日納入立法項目。
壓實平臺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網絡平臺在內容管理、用戶信息保護、網絡安全維護等方面的主體責任,要求平臺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平臺上信息發布、傳播等行為的審核和監管。進一步督促網絡平臺加大技術投入,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過濾系統、大數據監測分析等,對網絡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置。構建網絡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對平臺的治理效果、履行責任情況等進行定期評估和公示。
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加強網絡執法隊伍建設,選拔培養兼具法律與網絡技術知識的專業執法人員,提升其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先進設備與技術手段,提升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的網絡執法協作機制,促進網信、公安等多部門溝通協調,形成執法合力。
深化全民法治教育。利用多種渠道和形式,提高公眾對網絡法律法規的知曉度和理解度。加強對網絡行業從業者的法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網絡企業和從業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經營、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