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關懷和殷殷囑托,飽含著對革命老區的深情厚望、對老區人民的格外牽掛,是老區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最大精神動力。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臨沂和全國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都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與中央要求、先進地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總量不大、人均較少、結構不優的問題仍然突出,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今后應帶著更深感情、更大責任和更強擔當,全力拼經濟、促發展、惠民生,穩扎穩打、踏踏實實把自己的事辦好。
在融入區域戰略中放大發展格局。革命老區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特色農業突出,能夠與區域戰略城市群更好地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必須搶抓溢出機遇,早謀劃、快行動,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加強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全面合作,探索生態、交通、產業、園區等多領域深度融合,爭取更多高能級產業向老區轉移,共建地方特色產業園,深化產業協同和交通互聯、要素互動,全面增強老區振興發展實力。
為老區發展插上“科技翅膀”。對革命老區而言,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大挑戰在科技,最大機遇也在科技,為發展插上科技“翅膀”,是一項不能再等的歷史性任務。必須以長期主義的堅韌,把教育科技人才貫通、產學研深度融合作為著眼未來的戰略支點,爭取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科技資源擺布多向老區傾斜,主動加強與大院大校大所合作,積極爭創“雙創”示范基地,加快發展“四新”經濟,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革命老區彎道超車、后來居上的最大增量。
推動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目前,革命老區多數地處內陸腹地或偏遠山區,對外開放合作還處于較低水平,只有勇探國際貿易“新藍海”,走出內陸城市獨特對外開放之路,才能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厚望。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應跳出老區看老區,敞開“山門”闖世界,堅持線上線下、國外國內聯動,主動服務融入“雙循環”和“一帶一路”建設,真正把老區的資源優勢、產品優勢、文旅優勢轉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讓老區群眾共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0余次到革命老區視察,給老區干部群眾以極大鼓舞,讓老區人民倍感溫暖。關懷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必須牢記關懷囑托,堅決扛牢使命責任,用心用情抓好老區建設、改革和發展,讓老區人民生活得越來越好。同時在財政金融方面,建議中央財政安排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時,對老區多予傾斜;在布局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項目時,多支持生態環境好、水利資源多的革命老區,讓老區人民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