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守正創新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開創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的鮮明主線和精神特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首先要促進形成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輔相成的教學關系。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構的實踐活動”。學生不僅是教育對象,更是學習和成長的主體。在思政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中心環節,教師的講授只有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發揮應有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只有遵循學生思想成長規律、回應學生的現實需要、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才能切實提升思政課的實際效果。需注意的是,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離不開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相比于教師,學生的知識儲備較為欠缺,心理狀態相對稚嫩,因此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向學生開展必要的理論傳授。進而言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要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任由學生決定教學的方方面面。而是要推動思政課教師由單純的講授者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輔導者等角色轉變,做好關鍵性引導,注重啟發式教育。
其次,要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新形式。強化教學互動與師生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敢于提出問題,讓思政課的課堂真正“活”起來。目前,不少學校在思政課上采用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諸多形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課堂,進行沉浸式教學,取得了積極成效,值得進一步推廣。當然,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不僅要積極探索和嘗試新思路、新方法,還要把行之有效的老辦法繼承下來并加以改進,創造出更為新穎、更加多樣、更具實效的教學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在堅守思政課政治性的前提下,創新育人方法。用真情和真心滋養學生心田,寓情于理,提高思政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思想引導是思政課的基本功能,傳導主流意識形態是思政課的重點任務。對于學生而言,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繽紛絢麗的世界,學生的自我意識快速生長,而認知不深、能力不足等因素使之經常陷于焦慮、迷茫和不安的狀態,很容易產生失落感,甚至為錯誤觀點和思潮所蒙蔽。思政課要從對社會問題的批評與分析中引導學生正面思考,從對錯誤思想言論、消極社會思潮的批駁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從對假惡丑現象的批判中弘揚真善美,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當代世界、當代中國的正確立場、觀點與方法。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必須以守正創新的銳氣和擔當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增進學生的政治覺悟、思想認同、價值共識,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作者:萬軍杰 武漢大學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文浩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圍繞新時代思政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國家治理》新媒體開設“大思政課”專欄,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系列深入探討。本期邀請武漢大學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萬軍杰等撰文進行闡釋。